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样

李殿红

新疆乌鲁木齐第九十三中学830025

摘要:随着小学基础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阅读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的关键所在就是审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中处处存在着审题理解,能否正确地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题目中包含的意义,具备良好的阅读审题理解能力,是学好数学、做好数学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低段的学生,虽然他们不知如何看书,但他们刚接触数学,学习热情很高,渴望得到新知。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从小学低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最后达到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低段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二、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机械地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小学低段的很多老师认为孩子还小,不愿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被教师代替就是被电脑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甚至一节课学生没有机会读书,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而读的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审题能力也就更加薄弱。

1.培养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小学低段的数学教材大多是图文结合,孩子看到童话般的教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是看图,很少去动脑思考。刚开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想每位卡通人物说了什么,连起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解题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识字量增多了,老师可以先列一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从数学书中找到答案。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厘米”一课时,我让学生量数学书的长度,再提出问题:(1)能用哪些方法说明数学书有多长?(2)有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是什么?(3)1厘米有多长?学生通过阅读从书本找到了答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审题习惯。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低段的学生依赖性很强,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特别是看到阅读量大的题目,就问老师或家长“这道题怎么做”,很少通过钻研课本来寻求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指导孩子做作业时,要相信孩子能读懂教材,要鼓励孩子自己先通过读数学书找一找这道题与数学书上的哪道题类似,再想一想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而不能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审题自主获取知识,才能将这一知识深深地记在脑海里,长此以往,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自觉审题的习惯。

三、加强指导,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数学阅读审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觉得效果不错:

1.圈重点字法。数学教材中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对错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数学语言中言语的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因此,学生找准重点字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比较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埋怨学生真粗心,其实是因为孩子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时根本不能灵活应用。教师要做有心之人,要把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编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审题阅读、推敲,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出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比较学生才明白仔细审题的重要性。

3.旁边注释法。低年级的学生受其已有知识的局限,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题目旁边写上一些提醒自己的语言或符号。如有一道这样的题:“5加6的和是多少?”指导学生看到和,想到加,就在和的下面写上“+”。又如:很多学生在做按顺序排队一类题时很容易做反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上“大”“小”提醒自己,如:(大)12>10>6>0(小)。通过写一写,能使易混、易错的题目变得一目了然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审题和解题的效率。

四、提供平台,促进有效的数学阅读交流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创设适合师生情感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的审题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

总之,作为小学低段的数学老师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充分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审题能力,让学生轻松面对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