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及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及目标

罗建国1,2郭艳1,2

罗建国1,2郭艳1,2(通讯作者)(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443002;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442000)

【摘要】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健康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健康教育已经被列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目标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是我国现实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因为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大学生多种素质的基础,又是各种素质的有机载体,所以,对大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1]

1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所以,大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外表的无疾病,更是心理的无疾病。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全面系统地向他们传播健康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建立相应的健康行为,不仅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卫生。[2]

随着社会经济主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日益改变,这些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而由于青年大学生初入社会,缺乏生活的磨练,思想思维比较单纯,情绪化较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控制能力较差。不少大学生在外界及自身的影响下,往往出现心里障碍、情绪失控等等,从而表现的孤僻、迷惘、自卑或者自傲等现象,不能很好的令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75%以上,此外多数大学生生活制度无规律,自觉身体不适、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突出问题。

近10年来,健康教育实践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公共卫生领域,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已渗透到各部门,同时因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健康需求的增加,健康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大学生健康的躯体和健全的人格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目前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比较低,高校正逐渐采取对策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构建适合大学生健康需求的课程体系,满足大学生对健康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创新高校健康服务模式,提高高校健康服务质量。

2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

(一)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3]

(二)国家对于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紧紧围绕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区为基础,以重大卫生问题、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4]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目标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联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将所学知识尽可能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健康教育深入人心,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的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使学生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贺伟.健康教育(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8.

[2]祝总骧.健康,北京出版社,[M],2004.

[3]史琦兰.浅谈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79-81.

[4]汪海燕,罗达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