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汪丽敏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口服倍美力片、阴道给予倍美力霜治疗。评价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乳腺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治疗前后Kupperman总评分。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Kupperman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Kupperman总评分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实施不同的剂型雌激素治疗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53-02

更年期妇女会出现一系列躯体、心理症状,十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的主要临床应用方式,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进而达到治疗激素分泌减退情况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意图在于:评价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此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如下相关报道见文字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2015年2月—2017年2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节点。

研究组:组内患者51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0.22±3.33)岁;停经时间5~10个月,平均停经时间(7.55±2.01)个月;

对照组:组内患者49例,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51.39±3.56)岁;停经时间5~11个月,平均停经时间(8.01±2.12)个月;

将近3个月之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

此次研究患者均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可组间比较。

1.2方法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行口服倍美力片、阴道给予倍美力霜治疗。

对照组:口服倍美力片,每天服用0.625mg,连续服用1~28天,在服药期间的第15~28天予以醋酸甲孕酮,每天2.5mg;

研究组:阴道给予倍美力霜治疗,使用剂量2g,连续给药1~28天,在服药期间的第15~28天予以醋酸甲孕酮,每天2.5mg。

1.3观察项目

评价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乳腺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治疗前后Kupperman总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1.0版本系统,治疗前后Kupperman总评分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不良反应(恶心、乳腺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当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1是相关数据。

3.讨论

据医学研究显示,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会随之不断减退,尤其以更年期妇女更为显著,其雌激素水平会随之不断下降。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妇女,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延缓卵巢功能的衰老速度,在最大程度上维持内部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以此达到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应用目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于预防疾病发生的主要临床措施[1]。

口服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具有以下优势性:治疗简便、方便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给药后在血液中的浓度上升速度相对较快,带来较大的波动性;据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经阴道给药能够有效避免首过效应,待持续给药治疗后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但是该种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吸收不稳定,治疗方式不方便[2-3]。

有研究学者表示,对患者分别行口服雌激素治疗和经阴道给药,发现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总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表示了不同的给药途径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但研究也表示,如患者以全身症状为主则应优先予以口服给药,该种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通过口服药物达到迅速吸收药效以此改善全身症状的应用效果。也有研究学者表示,经阴道给药治疗患者的抑郁、骨关节肌肉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口服药物的患者,这表明,阴道给药在改善生殖器官局部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性,能够有效增加阴道的雌激素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若经阴道连续应用雌激素治疗,则容易产生泌尿生殖道之外的效应[4-5]。

此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Kupperman总评分为(32.33±5.21分),对照组治疗后的Kupperman总评分为(33.01±5.12分),并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差异不显著,P>0.05;此次研究结果与崔志华学者所发表的《激素替代疗法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6]文章中数据结论相似(发表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杂志之中),间接说明了此次研究结果是具有理论价值的;由此可见,对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实施不同的剂型雌激素治疗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璟.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阴虚阳亢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17,38(18):27-28.

[2]李玲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74-174.

[3]吕瑞.不同剂型激素替代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455-4457.

[4]范涛.小剂量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4):627-627.

[5]李艳茹.激素替代疗法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6):77-77.

[6]崔志华.激素替代疗法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9):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