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护理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3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进展研究

覃建芳

覃建芳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摘要】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儿科急症,常出现在婴幼儿群体中,患儿多在急骤高热(39-41.5℃)后12h内发生惊厥情况,出现意识模糊问题,伴有抽风情况,且抽风程度同体温呈正比关系,严重时会对患儿脑部造成伤害,且临床复发率较高,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早期发现与积极护理意义重大,且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相关研究不断增加,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对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4-0216-0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具体指由刺激引发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情况,导致小儿出现全身或者局部肌群痉挛性或直性抽搐,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惊厥的器质性疾病,患儿发病后伴有抽风情况,目前我国临床发病率较高,具体不完全统计可达3%-5%左右,且具有较高复发率,会对患儿脑细胞造成损伤,遗留癫痫或者智力低下等不良情况,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及时救护尤为关键,且考虑到患儿自身年龄较小,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全等特点,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服务尤为关键,目前临床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更权威指导,现对既往研究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1.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机制和危害

小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后,早期体温超过39℃时会出现惊厥情况,即为高热惊厥,具体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多发生在6个月-4岁婴幼儿群体中,会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2]。当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后,会对大脑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大量神经元会出现反复且快速脂除极化情况,为了维持钠-钾泵功能,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进而增加了神经递质合成及释放量,加速细胞代谢,同时患儿体温较高,伴有肌肉抽搐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全身能量代谢量,可达正常机体消耗量的2-4倍[3]。

2.小儿高热惊厥病情特征

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后,患儿伴有意识模糊情况,对于短暂惊厥情况意识恢复较快,瞳孔无明显变化,而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高热惊厥情况,会导致患儿脑组织出现长时间缺氧情况,使得脑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诱发脑水肿情况,因此若发现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瞳孔大小不等时需加强观察,及时上报医生,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并有效预防脑疝发生[4]。同时在高热惊厥发病过程中,发病初期患儿体温骤增,且伴有局部肌肉阵发性抽搐情况,口唇或者额头呈青灰色,若控制不当患儿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继而发展为全身性肌肉阵发性抽搐问题,并出现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呼吸不规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或大小便失禁等问题,需进一步强化临床救护工作[5]。

3.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发病较为突然,若控制不当会诱发惊厥性脑损伤情况,为了保证患儿安全,临床需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主要目的为预防惊厥性脑组织损伤,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李清华[6]在研究中指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应首先解除长时间惊厥导致的颅内高压情况,抑制代谢性紊乱情况,以此保护患儿脑组织安全,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调节患儿体位,让其头部偏向一侧平卧,将其衣领及纽扣解开,取压舌板用纱布包裹,放置在上下臼齿间,若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则取筷子放置在上下牙之间,放置出现咬舌情况,但切忌强行撬开。同时临床大量研究证实,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中,氧气干预尤为关键,无论患儿在惊厥时是否出现发绀情况,临床救护时均需及时给予吸氧,以此增加患儿血氧饱和度,改善患儿脑部缺氧情况,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吸氧方式,合理控制氧流量即可,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为2-3L/min,鼻导管吸控制为0.5-1.0L/min,若患儿出现窒息问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7]。在具体急救护理中,控制惊厥发作尤为关键,方斌豪[8]等人在研究中指出,针灸在惊厥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选取64例患儿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控制,试验组进行针灸控制,具体穴位选择十宣、人中、内关、合谷、涌泉、百会等穴位,结果显示针灸方式控制率高达92.21%。此外在控制惊厥的同时,临床还应重视高热处理,急救过程中务必迅速降温,具体降温工作可以综合应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方式,其中物理降温需反复进行,适用于早期家庭护理,护理人员将毛巾利用温水或冷水冲洗,湿敷在患儿额部,每隔10min左右更换1次,也可使用冰袋进行颈敷,同时配合降温药物,可使用阿尼利定,注意2h内不得重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患儿,若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间歇患儿意识不恢复,必须配合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但是为了抑制脑水肿情况发生,应合理控制液体输注量[9]。

4.小儿高热惊厥一般护理

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在开展及时有效急救护理的同时,需强化一般护理工作,首先务必为患儿提供舒适环境,保证患儿处于安静整洁状态下,护理工作开展中动作轻柔,不得对患儿造成额外刺激,一旦高热惊厥复发时家长不得按压、摇晃或者搂抱[10-11]。同时合理控制体温,对于体温偏高患儿可辅助进行乙醇擦拭,但值得注意的是胸腹部切忌擦拭,避免引发心率减慢或者腹泻情况,并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整洁,对床单、衣物定期清洗,抑制皮肤感染情况发生,同时当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其新城代谢加快,汗液排出较多,同时患儿伴有大小便失禁情况,因此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整洁干燥尤为重要,并在皮肤护理同时加强钾离子补充,且需强化口腔护理,可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若患儿口腔较为干燥,可涂抹红霉素软膏进行保护[12-13]。

5.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医学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且人们健康观念明显增强,护理理念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有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护理工作不在单纯机械性地遵医嘱进行,而是兼顾病患具体情况,在促进疾病恢复的基础上,注重人性化关怀,使得病患处于舒适、轻松状态[14]。在这样发展趋势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临床护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重视理念创新与实践经验探究,结合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更加重视循证医学依据,考虑到小儿患者年龄较小,依从性不佳等实际问题,加之高热惊厥会对患儿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临床日渐重视护理工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重视探究循证医学依据,研究人员重视应用最新且最好的科学依据,以此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邢爱春等人[15]在研究中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循证护理,通过调查探究确定亟需解决的问题,确定如下内容为重点解决因素:诱发因素、心态和依从性、控制措施等,重点提出了患儿及家长心态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阅文献,确定护理干预方案,进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权威性,研究结果显示全部患儿经由循证护理后达到预期护理效果,高热惊厥情况得以控制,未出现反复发作情况,证明了循证护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实践活动,可最大限度满足病患合理需求,并具有批判性价值,可为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判断参考依据;②预见性护理干预,通常情况小小儿惊厥患儿发病持续时间较长,且伴有反复发作情况,若控制不当会诱发颅内压升高,甚至造成脑水肿等情况,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同时临床护理工作日渐重视人性化关怀处理,因此在护理中医护人员重视预防性处理,要求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儿脉搏、呼吸、体温、面色、瞳孔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生做针对性处理。刘早一[16]在研究中选取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80例,与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突出,且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更利于稳定患儿病情,保护患儿安全,且利于患儿预后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目前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日益广泛,充分体现了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洞察性和预测性,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发展趋势明显且价值较高。

6.小结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患儿发病后伴有抽搐和意识模糊情况,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脑组织发育,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利于保护患儿安全,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既往护理工作重视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旨在抢救患儿生命,消除疾病危险因素,但随着护理模式和理念的发展,临床护理工作日渐重视权威性和人性化,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更加重视循证医学依据探究,并强化预见性护理干预,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娟,王丹,王艳,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07-109.

[2]刘兰花,郭银娟,张晓莹,等.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J].海南医学,2018,v.29(16):147-149.

[3]陈高莉,熊大迁,江泽友,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儿高热惊厥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4):576-578,587.

[4]王庆.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60-2961.

[5]刘桂梅.65例高热惊厥患儿院前急救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及预后[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208-3210.

[6]李清华.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125-125.

[7]陈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12):1519-1520.

[8]方斌豪,陈筱琪.中医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122-1123.

[9]潘漩漩.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S1):125-126,129.

[10]陈淑芬.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73-174.

[11]刘桂清.2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A02):408-409.

[12]董敏,李丹,李乃侠,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4):714-715.

[13]张薇,李兵,冯静,等.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05-406.

[14]屈晓,李志毅,田广燕,等.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052-6053.

[15]邢爱春,钱朝霞.循证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77-179.

[16]刘早一.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