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卫生管理中职业病控制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对公共卫生管理中职业病控制的探索

陈树芝

云南省腾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职业病往往是慢性病,或者是在长期特定环境中工作对身体造成伤害所形成的疾病,因此,很多职业病在发现时都已经很难做到有效的治疗,直接影响到不同行业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结合尘肺病和噪音性耳聋这两种常见的职业病,探讨其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还对其他职业病的综合防控做了补充说明,以期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职业病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职业病;尘肺病;噪音性耳聋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但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职业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直到2002年,我国对职业病做出了更详细系统的分类,为新时期职业病的防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我国对于职业病形成了132种类别,其中128种有明确的名称。职业病指的是因为从事某种职业而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例如长期接触化工类有毒物质,能够造成慢性职业中毒,影响到呼吸道、食道、肺部及神经系统的健康;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容易患上尘肺病;长期在噪音性较大的环境中工作,容易患上噪音性耳聋;长期站立工作,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等。职业病所造成的危害是长期性的,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做好职业病的防控管理。当前,尘肺病和噪音性耳聋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两类职业病,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尤其要做好这两类职业病的控制。

一、尘肺病的防控探索

(一)尘肺病的发生机制

尘肺病是机体肺部组织呈现出纤维化的病症,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人吸入了过多的粉尘,粉尘的种类很多,有煤炭粉尘、水泥粉尘、金属粉尘、石材粉尘、棉毛纤维等,但是其共通特点是粉尘的粒径小,能够随着呼吸一起被带入到肺泡中,并且会被吸附在肺中,逐渐影响到人的呼吸,直到肺部开始严重病变,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导致死亡。

(二)尘肺病的特点

就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重工业企业、化工企业、棉纺企业等仍在采用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在煤炭矿业中,下井员工大都面临着尘肺病的威胁。因此,尘肺病表现出分布广泛、发病率较高的特点。同时由于尘肺病的病程较长,初期症状不明显,相关的员工很少有机会进行定期体检,大多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尘肺病还具有诊治率较低的特点,当病人发现自己得病时,病情大都较为严重。

(三)尘肺病的预防控制

1、提醒企业更新产业技术设备,减少粉尘

公共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应提醒一些可能产生粉尘的企业应更新技术和设备,以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施工环境中的粉尘,并给员工配备防尘口罩或者面具,避免施工人员患上尘肺病,并且将粉尘的发生源尽可能密闭起来。一些可以不使用人工的粉尘大的工作内容,尽量用机器代替。

2、提高工作环境湿度,避免粉尘分散在空气中

公共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应确保相关单位及时对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环境进行洒水、加湿,可以让粉尘落到地上,避免被工作人员吸入到肺中。

3、加强工作环境除尘,做好每日卫生

一些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都是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相关单位还必须坚持每日做好工作环境中的卫生扫除,确保每天在工作结束后做好除尘,并加强工作环境的通风。

4、加强尘肺病预防的宣传,为员工提供防护

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及相关企业都必须对员工做好尘肺病的预防普讲宣传,提高员工的自身防护意识,并为员工提供专门的防护用具。

5、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一套严格的尘肺病监管制度,对一些相关单位进行摸底排查,确保其依法做到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同时按照定期和不定期的要求对这些单位进行检查,提醒企业安排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二、噪音性耳聋的防控探索

(一)噪音性耳聋的发生机制

噪音性耳聋是人的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听力出现障碍的疾病。这种职业病的发生是由于人长期处在较高分贝、较高频率的环境音中,从出现耳鸣、耳痛开始,直到听力遭到破坏。同样强度的声音,但频率越高,人耳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大,严重地还可能出现耳内出血,影响到神经系统。

(二)噪音性耳聋的特点

大多生产环境的噪音是在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长期处在这种噪音环境中,就可能逐渐产生听力障碍,而员工年龄较大的话,很容易造成噪音性耳聋。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员工在工作多年后才意识到自己听力的问题,因此,噪音性耳聋的发病也是具有延迟性特点的。同时,在嘈杂环境中工作时间越久,耳聋的发病率也就越高。另外,产生噪音性耳聋的同时,还可能产生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

(三)噪音性耳聋的预防控制

1、生产环境的减音消音设计

公共卫生管理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督导,敦促企业对产生噪音的生产设备进行一定的优化改装,增加消音设备,是有效减少噪音影响的主要方式,这需要配合生产环境的噪音排查、生产设备的噪音状况排查进行环境优化和结构优化,选择合适的减音消音设备。

2、生产设施设备的更新

按照公共卫生管理的需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标准,对生产设备的震动摩擦进行状况排查,通过设备的维修保养,来减少噪音产生。或者是适时淘汰老旧设备,更新噪音小的生产设备设施,来提高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的噪音控制效果。

3、工作时间的控制

公共卫生管理引导下,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在噪音环境下的工作时长的科学控制,通过把握员工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工作时间强度,进行工作和休息的调换调节,减少噪声对员工身体健康的持续影响,让员工能够在间歇作业中得到一定的缓解,形成对听力的保护。

4、员工的自我保护

员工自身需要重视公共卫生管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重视自我的保护,提高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应用防音器材、耳塞、头套等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这些防护设备应由企业提供。

三、其他职业病的防控探索

职业病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很多职业病都是慢性病,因此未能及时得到重视,以至于在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很多职业病的症状开始显现出来,有些职业病还会引发癌症、肿瘤等重大疾病,直接影响着很多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长度。当前,职业病分为了10大类115种,对于所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从公共卫生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些职业病的防控必须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原则,通过建设专业的执法队伍,构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对各地区相关单位的检查,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控,同时,要加强对辖区企业的调研,对一些容易造成严重职业病的企业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治理,尤其是要形成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持续性地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管,避免有的企业在一次整改之后又再次出现问题。另外,还应重视职业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建立完善的宣传机制,让企业和企业员工都了解到职业病的危害,让企业加强对员工的保护,也让员工重视自我权益的保护。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包含对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形成对生产企业的有效督导,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对生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健康安全的有效保护,落实好针对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职业病的影响和危害。在今后的发展探索中,需要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应用探索,提供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职业病控制方法,提高职业病的控制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硕,王丽.对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吉林劳动保护,2014,05:23-24.

[2]汪严华,郑步云,陈永维,林松.职业病危害监控工作机制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06:612-613.

[3]郑木林,胡天桥.我国尘肺病流行现状与控制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17:193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