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不同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不同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黄明

湖南省常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常宁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采用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优化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效果

引言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主要是因为腹腔内脏器经过腹股沟区缺损位置向体表突出形成疝,包含直疝和斜疝两种类型,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伴随疾病的发展,疝块会逐渐增大,造成肠管坏死、穿孔、休克等严重后果,为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手术方式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对其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33例,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19~56岁,平均(39.7±6.3)岁;实验组33例,男性26例、女性7例,年龄20~55岁,平均(41.3±6.7)岁,参与研究患者均被确诊为腹股沟疝且确定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知晓并签订研究同意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腹股沟疝位置行一4-6cm切口,将腹股沟韧带暴露于视野之内,对疝囊部位进行分离与结扎,在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腹内斜肌等部位用聚丙烯补片进行固定处理,完成止血后逐层缝合伤口,完成手术,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治疗[2]。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脐部下端行1cm左右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找到疝囊位置将其剥离,在近端进行结扎处理,同时在腹腔镜内置入聚丙烯补片完整覆盖耻骨肌孔,并进行固定缝合,完成以后排除体内气体取出腹腔镜,完成手术,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抗感染治疗[3]。

1.3观察指标

(1)观察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4]。

(2)观察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阴囊肿胀、尿潴留[5]。总发生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尿潴留)&pide;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手术临床指标为计量资料表示为(),用t进行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为(%),用卡方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3讨论

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展形成嵌顿就会造成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危害性后果,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因此,及时发现与治疗非常重要。传统疝修补术是临床应用时间比较长的手术方式,从国外引进以后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应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手术方式主要是利用高分子修补材料对腹壁的薄弱部位进行修补缝合,缓解患者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该种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治疗复发疝时受其疝瘢痕组织的影响,不能准确有效辨认其解剖结构,进而对组织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引发诸多并发症[6]。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手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与广泛的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只需要在患者腹部行2个0.5cm、1个1cm的切口,在腹腔镜的视野中准确发现疝囊部位,在腹膜外将疝拉回腹腔,然后利用人工网片将疝缺口进行覆盖,该种手术方式不需要进入腹腔内,且可以避免将腹腔暴露于空气中,可以极大减少对脏器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7]。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以及住院时间较短等诸多优势,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好。

综上所述,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优化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江.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54-55.

[2]刘伟东.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109-110.

[3]张选军,何斌,陈健.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9):27-29.

[4]陈晓博.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1):114-115.

[5]颜冬平.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22-123.

[6]王晓龙.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8):86-87.

[7]牛志勇.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