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血管生成研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肺癌血管生成研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孔春初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三科)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研究在肺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7例经病理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肺癌血管生成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支气管动脉介入性治疗。结果小细胞癌的患者介入治疗2次,5例非小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7次;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当中有11例患者介入治疗的次数为6次,且在期间加入了放射性治疗5000-7000Gr,治疗的有效率为72.97%(27/37)。总结探讨肺癌血管生成的原因,为更好的提供介入治疗的方案打下基础,为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提供保障。

关键词:肺癌血管生成;研究;介入治疗中;临床应用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毛细血管或其静脉的基础上经血管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移行、增殖、管道化分支形成—基底膜形成等过程后所新形成的血管。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研究报道指出,对于良性肿瘤,仅有少量的血管生成,且其生长速度较慢;而对于恶性肿瘤而言,有大量的血管生成,且其生长速度较迅速。因此,鉴于良恶性肿瘤二者之间的这一区别,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这一措施成为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措施,对防止肿瘤病情的发展、肿瘤的扩散及转移、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3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讨论介入性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过病理检查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37例。男21例,女有16例;年龄45-85岁,平均(60.5±1.5)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确诊时间3-6个月,平均为(120±10)d。

1.2方法

1.2.1影像学检查

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我院使用的西门子公司的Digitron-2数字减影系统,判断患者肺癌血管生成的情况。

1.2.2临床治疗

首先,所有患者均采用5F导管,经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鞘插入。在X线可监视下定位靶动脉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肿瘤供血情况及支气管动脉解剖特点进行观察。然后,用5F导管在患侧支气管动脉处做1-2cm的切口,经患者切开的气管将5-fu、MMC等放疗药物经导管注入到患者的肿瘤血管当中,然后使用2cm大小的明胶海绵填塞伤口,直至没有放疗药物溢出为止。最后,让患者去做CT造影,在影像学诊断的辅助下,判断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以及药物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患者血管生成的多少选择放疗药物的使用计量,对于单个肿瘤直径>4cm的瘤体,同时还加上放射性治疗,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射线的耐受能力上,肿瘤细胞明显增强,经照射后大大减少了细胞活性氧的产生量,而活性氧自由基是射线照射损伤肿瘤细胞DNA的基础条件,因此乏氧的肿瘤细胞对射线照射并不具备较高的敏感性。而除了直接杀伤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外,放射治疗通过对肿瘤血管具有封闭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退化和变性。在肿瘤缩小的过程中肿瘤微血管逐渐变形、迂曲,加之血栓形成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重了肿瘤乏氧程度[2]。

2结果

2.1肺癌类型及大小

在确诊患有肺癌的37例患者当中,中央型肺癌的患者有14例,包括有小细胞癌的患者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8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23例。肿块的直径大小为3.5-13.5cm,平均为4.3cm。

2.2治疗结果

小细胞癌的患者有2例选择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性治疗,介入治疗的次数为2次;5例非小细胞癌的患者选择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性治疗,介入治疗的此时为7次;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当中有11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性治疗,介入治疗的次数为6次,且在期间加入了放射性治疗5000-7000Gr,治疗的有效率为72.97%(27/37)。

3讨论

在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中,诸多文献强调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血管及血管网的重建等。其中,促血管形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常状态下,该两种因子相互协调、相互平衡,而一旦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状态被打破会造成血管细胞激活,会发生血管过度生成,抑或发生血管退化。对肿瘤患者而言,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类似于胚胎形成的过程,即新生毛细血管是在原有血管的基础上扩展、延伸而成。据相关文献研究报道强调,对于良性肿瘤,仅有少量的血管生成,且其生长速度较慢;而对于恶性肿瘤而言,有大量的血管生成,且其生长速度较迅速。而肿瘤组织上新形成的血管其功能和结构都是异常的,加之其基质不够完善,肿瘤在侵袭中并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便能对血管进行穿透而进入血流,形成远部位的转移[3]。因此,抑制血管生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对抑制肿瘤组织的发展和扩散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血管内介入是在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颖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显著优点。与此同时,血管内介入作为一项集微创技术、导管技术、栓塞技术等于一体的系统性介入治疗方案,一些主客观因素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在予以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准确检查和量化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能够促使介入治疗过程中明确治疗靶点,为血管栓塞提供依据。本研究以3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进而将大量栓塞剂、抗肿瘤药物、血管生成抑制剂等选择性的注入肿瘤血管,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37例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率为72.97%(27/37),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够为更好的提供介入治疗的方案打下基础,为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冰;癌细胞血管生成学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04(02):223-226.

[2]李国华;黄扬;张鹤;;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02(02):112-115.

[3]朱宇峰;单丽珠;李忠廉;张兴仕;;晚期肺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6,01(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