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译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3

以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译著

邓婷婷

邓婷婷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摘要:唐七公子所作地言情兼仙侠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其文风抒情唯美,其中一些表达甚至大有来头。比如“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出自《诗经》,而对夜华的描述“眉如泼墨,鬃若刀裁”则是出自《红楼梦》。笔者欲以林语堂的诗学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著中的美言佳句。本文先简介译者及其译著在海外的影响,再谈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最后举例从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作中的美言佳句。

关键词: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著;

1.前言

近期,由杨幂、赵又廷、张智尧、迪丽热巴、高伟光、张彬彬、于朦胧、安悦溪、祝绪丹、黄梦莹等主演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赢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它是根据唐七公子所作地言情兼仙侠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所改编地,小说中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其文风抒情唯美,其中一些表达甚至大有来头。比如“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出自《诗经》,而对夜华的描述“眉如泼墨,鬃若刀裁”则是出自《红楼梦》。笔者欲以林语堂的诗学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著中的美言佳句。本文先简介译者及其译著在海外的影响,再谈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最后举例从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观浅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作中的美言佳句。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译者简介、译著影响

2.1译者简介

陈星,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博士(2014),研究方向为莎士比亚及英国文艺复兴文学。大一时(2006)即获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全球总决赛非英语国家最佳演讲者。在校时曾获传说中的“高盛全球领导者”项目奖学金。译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和《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以及毛姆的《作家笔记》和卡波蒂的《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等。

2.2译著影响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英文版的,去年8月23号在美国亚马逊上市。小范围来看,卖得还不错,现在已经是AsianLiterature门类的畅销榜的TOP3,仅次于刘慈欣的《三体》。然而放在全部书籍门类里来看,它与《三体》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同同日而语,在英语世界是且只能是个小众读物。译者是学过中文的英国人,虽然译著并没有把原作中作者有意营造出来的古典诗境表达出来,也没有表达出东方文字里的那种回环旖旎,但有的外国人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类仙侠小说感兴趣,甚至有人盛赞其是“gorgeous,lyrical,andambitiousnovelbasedinChinesemythology”(一部华丽,抒情,且富含野心的神话小说)。现在谈中国文化走出去,现代言情小说也属于中国文化之一,要让外国人了解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此种小说的对外翻译也十分重要,只是有的言情小说比较低俗,所以为了维护中国形象,在海外树立一个传统,良好的形象,在传播此类文化的同时,可以加强监督和管制。

3.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

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又可以分为诗学观和翻译美学观。

3.1林语堂的诗学观

林语堂一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从宏观出发,他认为中国诗词具有宗教的功能和人生观教育与意义。“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涵盖教育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受,为对于人类和生物的仁爱与悲悯。”“替中国文化保留了圣洁的思想。”(Lin,2000)林语堂的诗学观的最典型的理论出自他的《吾国与吾民》第七章对诗学的论述。林语堂认为诗在中国如此重要的的原因是:首先归功于中国人的艺术和文学天才。中国人擅长于“具象的描写”和“环境景物的渲染”。同时擅长于“约言、暗示、联想、凝练和专注。”这种文学才华自然使得中国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卓越。(Lin,1969)《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语言唯美华丽,富有诗意,字字珠玑,如:“累世情缘,谁捡起,谁抛下,谁忘前尘,谁总牵挂。忆当时年华,谁点相思,谁种桃花。”能有如此才华写出这些诗意的语言,当属中国人之特性。这正符合林语堂的诗学观。

3.2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

林语堂是世界闻名的双语作家,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水平高超的原因之一便是他翻译理论的精妙。林语堂的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包括翻译标准、翻译美学和译者地位等诸多问题。他的翻译观得到当今翻译界的肯定和认可。(黄宁夏,2007:86)在林语堂的翻译有学术研究中,林语堂最突出的贡献便是创造了“传神达意”的翻译美学思想。翻译学家王秉钦教授在《中国20世纪翻译意思想史》一书中,将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论列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十大重要学说之一。(王秉钦,2004:174)

林语堂的“传神达意”翻译思想内涵丰富,可以说是林语堂三条翻译标准—忠实,通顺,和美的高度概括。“忠实”要求非字字对译,或者说非绝对忠实,要求传神,达意。此“传神达意”非彼“传神达意”。“忠实”要求的“传神达意”是指,传达出原作的情感及言外之意,忠实与原文的内涵和形式。而林语堂的“传神达意”的翻译美学思想则是除了在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形式,使译作也流露出与原作相同的情感与内涵之意之外,还暗指了译作要营造与原作相同的意境美,而这也是诗歌翻译最重要的一点。《论译诗》译文特别强调“意境第一”(黄宁夏,2012:120)诗歌之美,妙在意境,而意境也正是诗歌翻译最难的地方。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不乏一些妙笔生花,韵味盎然的句子,如:“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桃花”,这句话借“春”、“烟”和“桃花”营造了一幅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烟雾萦绕的美丽仙境,仿如世外桃源,让人心驰神往。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源语与目标语之间不可能完全对等,所以存在不可译的问题实属正常。诗歌是文学的最高艺术形式。林语堂和许多学者认为诗为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为文字精英所寄托,是最不可译的东西(黄宁夏,2012:120)。而且林语堂的声音之美、意义之美、传神之美、文字和文体之美的“五美论”的翻译美学的分类也是较早的对诗歌翻译的探索,在诗歌翻译中,要达到五美的原则,也是不可能的。

4.结合例子赏析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从林语堂的诗学观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小说,它的语言确实富有诗意和文采,古香古色。所以结合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来浅析它,也是合理的。下文将会挑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一些优美表达,再结合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进行赏析。

林语堂的诗学翻译观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便是意境翻译观。诗歌之美,妙在意境,而意境也正是诗歌翻译最难的地方。那要如何进行意境翻译呢?其根本技巧在“用字传神”和“用字精炼”,这也是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之所在,因为意境翻译最能考验译者审美才华和语言艺术功底。他认为用“传神”的语言来表达意境是译诗者的“苦处和乐处”,必须“煞费苦心”。那么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翻译中,译者是如何体现“用字传神”和“用字精炼”来表达意境翻译观的呢?

原文1:这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十里桃林,十里桃花,漫山遍野的灼灼芳华。

译文:Itistheseasonwhenpeachtreescomeintofullbloom.Overhills,overvales,acresofpeachtreesparadeacresofpeachblossoms,radiantandsweet.

赏析:“Overhills,overvales”直译应该是满山满谷,译者为了丰富画面感,采用意译,丰富了“十里”的意象。最妙的是“parade”这一词的使用。它本是“展览、招摇过市”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可以想见桃花在枝头烂漫招摇的画面,把“漫山遍野”的桃花拟人化,仿佛它们都充满了活力,可谓“用字传神”。而且,最后用两字形容词“radiantandsweet”作状语,修饰“peachblossoms”,翻译“灼灼芳华”。“灼灼”是“明亮”的意思,而“radiant”则是“灿烂的,明亮的”,意义相同,色彩明亮。“sweet”则是“芳香的”意思,这两个词在视觉上和嗅觉上满足读者,达到了“意义之美、文字之美和传神之美”,但是“华”却没有译出来,“华”就是“美丽”的意思,最简单的词就是“beautiful”,是形容桃花的,笔者觉得可以把“beautiful”放在“peachblossoms”。

原文2: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妖娆伤眼。

译文:Thepeachblossomsareradiant,theleavesluxuriant,theirallurestunning.

赏析:原句句式简约有力,都成四字短语,富有节奏感,译文也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译文都是系表结构,前两个四字短语都采取的直译的翻译策略。在第三个四字短语中,“allure”的意思是“魅力,诱惑力”。这也符合“妖娆”的内涵。原文中“伤眼”并不是贬义词,应该理解为“美得过度总是震慑人心”,用“stunning”比较合理。很明显,这四字短语采用的意译的翻译方法,作者的处理也是别出心裁。“allure”和“stunning”能比较传神的译出原文的所要表达的内涵意思。

原文3:累世情缘,谁捡起,谁抛下,谁忘前尘,谁总牵挂。

忆当时年华,谁点相思,谁种桃花。

译文:Thisfatedloveofforeverandaday—

Whohaspickeditup?Whohasthrownitaway?

Whohasforgottenitall?Whoyearnsforittostay?

Thosedaysbygoneandlabyrinthine—

Whowastheonethatmadetheothersighandpine?

Whowasinthepeachorchard,raisingflowerspine?

赏析:这段译文,是众多读者的最爱,没有复杂的用词,但在音律的铺设上明显很用心思,颇显功力。Labyrinthine(迷宫似的,曲折的)尤其用得妙,一来起韵脚为后面的pine和pine开道,同时也意喻情缘之纠缠迷醉,一箭双雕,更是为读者营造了一幅桃花迷醉,幽深忧怨的凄美画境。原文压头韵,而译文的第一句和第四句都以“th”开头,其他都以“who”开头,与原文的格律高度统一,且韵脚为“aaabbb”,对仗工整。此译文中还用了几个表示感情色彩的动词比如:forget,sighandpine等,不仅忠实于原文,还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统一,完美的诠释了林语堂的“传神达意”的诗学翻译观。

原文4: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桃花虽有十里,但一朵放在心上,足矣。

译文:InthelushspringofMarch,theradiantpeachblossomsbloom,likerosymistsandblushingclouds.Howevermanyblossomsthereare,itisenoughtohavejustone,tobecherishedinone’sheart.

赏析:把“烟烟霞霞”翻译成“rosymistsandblushingclouds”,译文的意思是瑰色的氤氲和绯红的云霞,此译文丰富了原文的内涵,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春日里,妙曼烟雾缭绕的景色,见字如见景。且第二句中得“are”与“heart”押韵,中间断了一句,成了一个玲珑的三行诗,也呼应了原句的结构。整句译文直译与意译交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正好诠释了林语堂“传神达意”的诗学翻译观。

原文5:我自是百般推脱,他自是千般盛情。

译文:I,ofcourse,didmybesttoexcusemyself,whilehe,naturally,pressedonwithallgraciousnessandcourtesy.

赏析:这句也很妙,原文是两句,译者断成了八个部分,营造了节奏感,“naturally”也跟“courtesy”押韵。

参考文献:

[1]LinYutang.MyCountyandMyPeopl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LinYutang.TheChineseTheoryofArt[M].London:PantherBooks,1969.

[3]Giles.H.A.GemsofChineseLiterature:Verse[M].Shanghai:KellyandWalsh,1923.

[4]Toland.P.TotheSkyKingdom[M]

[5]黄宁夏.浅论林语堂对中国译学的贡献[J].闽台文化交流,2007(4):85-89.

[6]黄宁夏.林语堂诗学观与诗词翻译策略[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118-125.

[7]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8]赵冰洁.翻译美学视角下林语堂散文著作中的审美再现[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6.

[9]徐彬侨.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漫议[D].黑龙江: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10]张秦.林语堂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阐释中的美学意蕴[D].安徽:安徽大学,2014.

作者简介:邓婷婷(1992.12—),女,四川省德阳人,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