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儿溶血性贫血76例临床分析

左智杰(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海伦1523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119-02

【关键词】小儿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增强但不足代偿红细胞消耗所致的一组贫血。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需具备相关条件的实验室检查[1]。我院血液病实验室是对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开展早且全面的科室。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各类小儿溶血性贫血76例,入院后结合医院实验室自身条件积极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病和红细胞酶病3大类遗传性溶贫病因检测指标[2]。现对这7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7年6月~2009年6月儿科住院的76例各类溶血性贫血(不包括新生儿溶血症),其中男36例,女40例,男女比0.9:1。年龄1月~15岁,平均5岁1月。

1.2临床表现贫血程度:血红蛋白33~106g/L,平均69.2g/L。发热8例(10.5%),黄疸50例(65.8%),肝肿大54例(71%),脾肿大60例(78.9%)。

1.3方法

1.3.1确诊溶血溶血常规诊断指标(血常规、骨髓象、肝脾B超、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指数等)和后天获得性溶血指标(Coomb’s、Ham’sT、SucroseT、Rous、CD55/59等)按照常规方法测定,必要时根据患者溶血以外症状进行其他相应检查。

1.3.2血红蛋白病检测按照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检测方法进行,包括血红蛋白电泳、HbA2(柱层析法)和HbF定量、异丙醇试验、Heinz小体生成试验、H包涵体生成试验、红细胞形态、嗜碱性点彩、骨髓铁、血清铁蛋白含量、MCV/RBC商值等。

1.3.3红细胞膜病检测包括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盐水渗透脆性试验(OF)、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红细胞双向渗透抗性定量试验(Ery—fratest,意大利MISURA)、高渗冷溶试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定性定量分析(低渗法制膜,FastsystemT电泳仪,4%~15%SDS—PAGE,Furi软件灰度扫描定量),必要时做扫描电镜。

1.3.4红细胞酶病检测酶活力定量法、荧光定性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筛查试验,均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方法进行,酶底物和酶制剂购自Sigma和Borhinger公司,丙酮酸激酶(PK)荧光试剂购自广州博谊公司。常规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PK、嘧啶—5核苷酸酶(PSN),部分患者进行其他酶类检测。

1.3.5患者双亲及其他血缘亲属的溶血指标检测。

2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得出病因学诊断。76例中确诊病因的溶血性贫血72例,病因不明的溶贫4例。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溶血性贫血种类构成

疾病种类例数构成比(%)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431.6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810.5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67.9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22.6

地中海贫血1418.4

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13.2

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10.5

原因不明的溶血性贫血45.3

总计76100

3讨论

溶血性贫血在儿科血液疾病中是除缺铁性贫血外最常见的贫血。诊断溶血性贫血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筛选试验,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第二部分确诊试验,以明确病因[3]。本组资料显示,本组76例患儿中,明确诊断溶贫的72例(94.7%)。其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多,占31.6%,地中海贫血其次,占18.4%,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占13.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占10.5%,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占7.9%,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5%,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较少。本组溶贫病例中,红细胞膜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最为多见。诊断和防治较为重要,其他溶贫均有发生,接诊时需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部分HS病例盐水渗透脆性没有明显增高,应用酸化甘油溶血试验、高渗冷溶试验、双向渗透抗性定量试验,或可得到阳性结果,提示即使是同一类型膜病,由于病变的膜组分不同,对检测实验的敏感性也不同。采用2种以上的红细胞膜渗透性相关试验,可提高红细胞膜病的确诊率。对有明确形态学改变(球形、芽孢形、筛网形)而膜渗透性试验阴性的红细胞进行膜蛋白电泳分析,多数显示膜蛋白组分有缺陷[4]。以资确诊。对HS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5],中国人群中以带4.1蛋白(Band4.1)、谱蛋白(Spectfin)和带3蛋白(Band3)缺陷多见;在本观察组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比例较大,考虑是否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红细胞破坏而呈球形,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不足,而使这部分病例被诊断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使其比例增大,可行基因学诊断进一步明确。关于红细胞酶病本组病例,由于很多红细胞酶如PK、PFK等酶活力呈年龄依赖性表现,所以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高时酶活力亦会明显增高,可能掩盖酶活力缺陷。患者双亲缺陷基因携带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红系增生,酶活力较能反映真实水平,故家系调查和酶低底物利用率为遗传性酶病确诊的重要依据。鉴于此,我们特别强调对红细胞酶病应进行溶血系统分析和家系调查。G6PD缺陷有明显地域分布,我们接收的病例虽来自全国各地,但是否能代表国内红细胞酶病发病比例仍需大量病例积累和流行病学调查。本组病例中,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8例,占10.5%,近年来发病率增高[6],应引起临床医生警惕。感染性溶贫在小儿溶贫中较为常见。引起感染性溶贫的病原菌有肺炎支原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产生夹膜杆菌等。病原菌可直接破坏红细胞或红细胞膜。一些细菌含有蛋白水解酶、能改变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结构,导致溶血反应,受损的红细胞被肿大的脾脏清除。此外,细胞的多糖体可能具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可致红细胞溶解破坏。感染后溶血反应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出现,由于感染原发病不同而临床表现各一,当感染伴贫血时,要及时做溶血的相关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时应积极查找原发病,做致病菌培养及药敏,以选择用药。必要时可短期加激素治疗。

在溶血性疾病诊断中,不要忽视最简便的红细胞形态学观察,不要忽略血象各参数隐含的诊断提示。本组资料中有2例就是在外院忽略了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而误将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为其他溶贫,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所指溶血系统分析不是无目的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溶血筛查结果提示,针对性进行相应检查。可以说,在溶血性贫血病因诊断中,无论怎样强调溶血系统分析和家系调查都不过分。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09.

[2]李津婴.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与实验室检查[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4):66-71.

[3]范俊杰,何海龙.溶血性贫血132例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476-477.

[4]李津婴,黄正霞,许燕群等.溶血性疾病中的双重杂合因素及溶血系统分析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5;18(4):204—206.

[5]LIJin-Ying,YEXu-Ting,HUANGZheng-Xia,etal.Electrophoresticvariantsoferythroeytemembranecytoskeletalproteinband4.1inChinesewithhereditaryhemolyticanemia[J].AcadJSecMilMedUniv,2002,23:967-970.

[6]王安生,牟桂芝,杜秀翠.小儿感染性溶血性贫血50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