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与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与效果观察

姜逾峰薛小燕罗瑶李玉霞

(南充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延续性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43-02

瓣膜性心脏指的是心脏瓣膜功能或结构异常,使得心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进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不然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出血、血栓形成等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健康[1]。故而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积极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特此分析了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研究组中25例男性研究对象,21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0~66岁,平均(41.4±7.9)岁;常规组中26例男性研究对象,20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0~67岁,平均(41.4±7.8)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交流障碍、精神异常者。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主要有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复诊等,并在复诊时,为患者提供有关护理指导等等。研究组在常规化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具体为(1)建立患者随访记录本,除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出院时间、病情程度、住址等基本资料外,需重点记录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凝血功能以及患者健康问题等。(2)患者出院时,指导其检测血压、心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日常睡眠情况、饮食情况,在自我检测记录本上,认真做好相关记录,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应用听诊器,辨别异常声音。(3)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遵循少食多餐、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原则,增加绿色果蔬的摄入量,禁止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多喝水。(4)调节患者情绪,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态,禁止过度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幅度过大。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家属在患者用药前需进行检查,为避免患者漏服,可通过闹钟设定的方式,来提醒患者用药。(5)患者外出时,嘱咐患者随身携带个人资料卡片,清楚的写上自己的名字、联系电话、住址、用药情况等,以免延误患者治疗。(6)围绕患者恢复状况以及随访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同时做好解疑答惑工作。(7)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第2个月每2周随访1次,第3~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每次随访15~20min。随访时需避开患者三餐时间、休息时间。

1.3观察指标

(1)完全依从:患者能够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2)部分依从:患者大多数时间能够定量定时用药,偶有拒服或漏服情况。(3)不依从:不遵医嘱用药,存在私自漏服、拒绝用药、随意增加减用药的情况。治疗依从性=(总病例-不依从)/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达95.65%,显著高于常规组82.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延续性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在护理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之间予以有目的的交流,旨在提高患者健康水平[2]。依从性指的是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生嘱咐服药并获得一定疗效[3]。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各项治护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医生来完成,患者只需要积极配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患者出院后回到家中休养,由于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监督,极易引起漏服、私自增加减用药等不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影响患者预后[4]。延续性护理模式下,将医护人员的指导、监督作用延伸至患者家庭中,通过随访记录、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合理用药、指导患者自我检测等措施,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中,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5.65%明显高于常规组82.61%,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总而言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之后,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小婷.延续护理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0):185-187.

[2]颜雪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2):2705-2707.

[3]王晶.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32+34.

[4]孙德礼.延续性护理在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中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