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影响

蒙清桃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外科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应用对预防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肠造口术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实验组20例患儿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对照组20例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3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肠造口术患儿进行施护,可有效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周围皮肤并发症;应用价值;针对性护理干预;肠造口术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58-02

临床上,肠造口术属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术式,在治疗先天性肠道畸形中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对梗阻进行有效的解除,同时能够起到促进肠道恢复通畅的作用[1]。但有报道称,在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比较容易受粪便的刺激亦或者是腐蚀等出现不同程度红肿以及破溃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2],对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小儿肠造口术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且行肠造口术治疗的患儿4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20)。实验组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为1~24个月,平均(10.25±1.74)个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肠穿孔者,10例;肠梗阻者,6例;先天性巨结肠者,4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年龄为2~24个月,平均(10.01±1.95)个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肠穿孔者,6例;肠梗阻者,12例;先天性巨结肠者,2例。所有患儿都在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下在本院接受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对两组的病情状况和手术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都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详细如下:(1)和患儿保持良好的沟通,利用温和的语言关心、安抚患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儿的恐惧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干预。予以患儿悉心的照护,尽量满足患儿的基本需求,并鼓励家属多关心、照顾以及陪伴患儿,让患儿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将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周围皮肤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详细告知家属,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以帮助其消除心中的顾忌。(2)术后,在对造口进行开放时,要加强对患儿的造口外观进行观察的力度,包括外形、颜色、位置、高度以及范围等,并对造口恢复的情况、排便状态和排气状态等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对造口周围皮肤的黏膜脱落情况和表现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做好患儿造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护理工作,防止因过度刺激而引发造口及周围皮肤感染的情况。(3)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比如:透明式且含有皮肤保护剂的造口袋等。每隔2~5d对造口袋进行1次更换,并且,在造口袋出现泄露以及破损的情况之时,也应立即对造口袋进行更换。指导家属清洗造口,并教会家属造口清洗的正确方法,需要利用生理盐水和清水对造口进行反复的清洗。此后,测量造口的大小,并以此为依据剪裁造口底板,需要确保造口底板>造口1~2mm。撕去贴纸,自下朝上粘帖造口袋。(4)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患儿术后出现造口隆起且为红肿膨胀状态,提示造口水肿,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比如:症状较重者,予以高渗盐水外敷处理。术后1~2d内,若患儿造口黏膜的颜色变为黑色时,提示造口缺血性坏死,需及时施行肠造口重整术;若只是部分肠粘膜变暗红色或紫色时,有可能是肠造口边缘缝线太紧,则将紫色区域缝线拆线拆1~2针,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撒少许水胶体粉剂,再用防漏膏均匀涂抹,贴上片状水胶体敷料保护造口拆线裂缝处,同时继续密切观察肠造口黏膜变化。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等)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3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

3.讨论

临床外科手术中,肠造口术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有报道称,若患者在肠造口术后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将极容易出现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病情恢复[3]。针对性护理干预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手段,核心是“以人文本”,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所需,同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向患者提供心理、病情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以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减轻心理负担,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术后恢复[4]。此研究中,实验组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减少小儿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积极对肠造口术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施护,可有效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刘新文,刘晓文,甘红霞,等.自制帽式引流袋在预防小儿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27-1129.

[2]李思思,杨敏,段静,等.防漏膏预防回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27):3403-3404.

[3]李光焰,周红娟,童卫东,等.保护性回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5,4(2):195-196.

[4]刘学英,唐义英,廖倩,等.标准护理流程下结肠造口底盘更换时间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