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玉坎

玉坎(云南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6661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88-01

【摘要】目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方法其临床表现依病情轻重而导,以窒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继出现为特征,患儿既使存活,也容易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结果因此在护理颅内出血的新生儿时要一面观察病情,一面预测可能发生的异常。结论并为此配备必要的抢救物品及熟练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

【关键词】颅内出血临床观察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出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基质-脑室内出血(GMH-IVH)、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1]。近年来临床观察,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和随着护理技术的提高存活率提高,产伤所致的硬脑膜下出血明显减少,而缺氧所致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最常见的类型。

1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1月-12月共分娩502例,其中新生儿颅内出血10例,经治疗痊愈9例,死亡1例。

2病情观察方法

2.1观察分析病因本组10例中由于枕横位行会阴侧切加胎头吸引而致儿头变形引起损伤性颅内出血1例,宫内窒息者2例,生后发生窒息者6例,其中1例因第二产程延长,宫内窒息时间长而来本科就诊。出生时APgar评分1分钟评1分,经抢救40分钟后APgar评分6分,经治疗和护理8小时后死亡。

2.2观察神志本病患儿早期常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木僵、斜视、瞳孔不等大、烦燥不安,并有特别的脑性尖叫。

2.3观察痉挛患儿痉挛的发作情况,对治疗和抢救有重要意义。颅内出血有轻微痉挛,如面肌颤动或口角肌肉颤动、流涎、眼睛凝视或斜视,眼球震颤或眨眼,指、趾抽动或呈握拳状,四肢早期肌张力增强、晚期减退等。观察到痉挛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2.4观察皮肤重症颅内出血新生儿表现为颜面苍白或青紫,以额部和口角最为明显。一般患儿皮肤的青紫随缺氧情况的好转而逐渐转为红润。

2.5观察呼吸呼吸不规则,有时呈点头状呼吸或暂停,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呼吸最快者100次/分,最慢者10次/分,有的患儿呼吸暂停达1分钟,同时出现阵发性颜面及口角青紫。

2.6观察前囱本病新生儿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前囱膨隆,扪之有紧张感。

2.7观察摄入情况患儿常有呕吐与拒乳,有的患儿不会吸吮或吞咽,因此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热量及液体摄入情况,以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护理方法

3.1保暖的护理新生儿在寒冷下产热,耗氧增加,代谢亢进,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可置于暖箱内进行保暖,无暖箱设备的条件下,可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电热毯内可放入土壤温度计进行调节,一般将皮肤温度保持在36.50℃左右。热水袋放在棉包或绒毯外面,在保暖同时,头部产瘤处理置冰袋。

3.2体位的护理保持病儿绝对静卧直至病情稳定,将病儿头肩部抬高15℃~30℃,尽量少搬动,喂奶时不能抱喂。除臀部、脐部护理外,免去其他清洁护理,病儿烦燥不安时可给予镇静[2]。

3.3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3.4给氧提高患儿的血氧浓度,对改善其脑细胞缺氧状况十分重要。给氧浓度为25%-29%,当患儿面色苍白,口角发绀时持续给氧,病情好转后可改为间断给氧至停止给氧。

3.5确保静脉输液通畅将计划内的所需输液量,在24小时内平均输入,严格控制其速度,以3-4滴/分为宜,以减轻脑水肿。钙剂、高渗葡萄糖、甘露醇静滴时应避免外漏引起皮肤组织坏死。

3.6保持病室安静护理治疗要集中,动作要轻,尽量少移动患儿。病室空气清新,室温24-28℃,湿温60%-70%,光线不宜过亮。

3.7喂养的护理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应延迟喂奶,一般情况下6~8小时后开始。喂奶应少量多次,把母乳挤在勺里,用勺喂哺,不能直接吸吮,以免加重颅内出血。呛咳明显的病儿给予鼻饲。频繁呕吐、不能经口进食或入量不足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4结果

本组患儿经临床观察,10例中9例表现为兴奋,烦燥不安和脑性尖叫、轻微痉挛、前囱饱满。其中1例表现嗜睡、昏迷、全身持续痉挛,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9例治疗7天至14天治愈出院。

5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多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今可在生前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妊娠,预防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难产所致产伤和窒息。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异常,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0)454-458.

[2]徐润华,徐桂荣主编.现代儿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