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硬膜外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刘凤妍董师武

刘凤妍董师武(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5297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28-02

【摘要】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择期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60例,女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0.2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监测术中BP、HR、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出现一过性下降,SPO2<95%的病例为3例,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观察组为0例,对照组各时段HR变化大于观察组。结论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0.25%的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罗哌卡因乳腺区段切除硬膜外麻醉

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日益增多,其麻醉方法也多种多样,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60例,女性,年龄31~47岁,体重42~63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0.2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组30例,B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30例,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禁食8小时,禁饮4~6小时,术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0.1g,入室前开放静脉通道,接迈瑞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以2~3L/min流量吸氧。A组患者取左侧卧位,选择T4~5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以0.25%罗哌卡因3ml作试验剂量,观察5~10分钟,无腰麻征象,每隔5分钟注入0.25%罗哌卡因,控制麻醉平面C5~T9水平。B组患者待消毒铺巾后开始麻醉诱导,选用异丙酚1.6~2mg/kg,氯胺酮1mg/kg,缓慢静脉注射,术中异丙酚4~8mg·kg-1·h-1、氯胺酮2~3µg·kg-1·h-1微泵输注维持麻醉深度。

1.3观察指标术中连续监测患者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自主呼吸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后5、10、15、30分钟及术毕的变化,记录两组SPO2<95%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的病例数。

1.4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两组间患者年龄、ASA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液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因手术操作引起的肢体挣扎、皱眉等表现。B组患者SPO2在诱导后均出现一过性下降,显著低于麻醉前水平,其中SPO2<95%的病例为3例,占10%,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占6.7%,经麻醉机进行短暂的辅助呼吸后恢复正常。B组所有患者诱导后血压都出现一过性下降。B组患者各时段心率变化较A组大。A组与B组比较在BP、HR、SPO2有显著性(P<0.05)。A组、B组在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指标的变化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不同于乳腺Ca根治术,其手术时间短,一般在60-90分钟左右。虽然目前上腹部手术主张全麻,但作为基层医院,既要考虑麻醉效果,又要考虑安全性、实用性。

罗哌卡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起效快,弥散广,穿透强。其特点: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1],心脏毒性低,有外周血管收缩作用,可能抵消交感神经被阻滞引起的血管扩张作用,且其脂溶性小,低浓度对运动神经纤维的阻滞弱且慢,对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影响轻微[2],这可能是低浓度罗哌卡因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原因之一。而且硬膜外麻醉可根据手术时间通过硬膜外给药方式延长麻醉时间,还可以给患者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服务,减轻术后疼痛。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应用时呼吸抑制的危险性增加,苏醒时间延长[3],还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增加术后护理的困难及风险。因此,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0.2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较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更适合应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在应用过程中应常规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配备复苏器械和药品,以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2.

[2]王苹,陈雪华,盛开花,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39.

[3]张永红,王书平,朱建国,等.MAC技术在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