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石志兰

重庆市字水中学石志兰

【摘要】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还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协作能力、意志与毅力均能得到教全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外实践;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8.6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14-01

学校地理教育本身就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有人认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只需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容置疑,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育始终是关键环节,但在封闭的教学中,课堂被侠义地局限在教室之内,这里成了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实感,则教材中的知识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一些地理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在搞好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

一、课外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巩固、理解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在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时,我就带领学生到学校工地的沙滩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在强雨和弱雨、无草皮和有草皮等不同情况下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的不同结果。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同时,也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又如,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九锅箐山春游的活动中,我给学生布置了明确的任务:观察从山脚到山顶由气温的变化和引起的植被被生长的变化,并让他们思考其原理。这样在讲自然带垂直分布时,学士也就不难理解随着海拔的增高,水热出现变化,与此对应的植被也出现相应变化。实践证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既巩固理解了书本知识,有拓展了知识面。新颖活泼的学习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2、开阔眼界,促进思维发展。

在地里教学中,我们广泛的使用各种地理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巨大的现实作用。而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将从外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思维,体验转化为情感,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学生接触、观察地理环境,学习和研究地理环境,这是教学中最生动的直观,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如在教高等线时,学生很难将一座山体转化为几个圆圈的平面图,也很难将只有几个圆圈的平面图想象为一座山,更难在图上认识各种地形。我就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河谷、山谷、山脊、鞍部、山顶:并让学生在山顶上反复观察周围情况,在纸上用笔沿勾勒池塘与耕地的分界线、耕地与竹林分界线、竹林与树林的分界线:这样,一幅类似等高线图的图就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一遇到等高线示意图,就可以立即在脑海里想象出其他地形模样,从而在图上辨认各种地形。这时再让学生在不同界限内涂上不同颜色,这样,一幅等高线分层设色图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对以后分层设色图的辨读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同时,学生每到一个观察点,都会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会怎么样?”等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设想和联想。这些都是在课堂上鲜见的提问。这些都说明有计划、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思维的兴趣,丰富了他们想象力,调动了他们的思维潜能,促进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获得了课堂上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加强实践,培养地理技能。

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方面,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制作学校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定向、使用经纬仪、平板仪、罗盘等仪器测绘学校平面图,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不仅巩固和加深课内学到的基础,同时还学到与生产和生活有联系一些技能。

4、培养志趣,树立远大理想。

每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进行,学生都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和热情。当我们尝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甜头时,当我们每天把天气预报向全校师生报告时,当我们把所测绘的学校平面图呈现给校长时,当我们的地理小制作摆上学校展台时,那份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种热烈的反应极大的孕育着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事实上,许多终身愿意献身地理事业的中外学者,多是中小学阶段就爱好地理学科、爱好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如李四光、陈国达、徐霞客等地理学家就是如此。因此,为了我们的地理事业的发展,我们还应加强并长期坚持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及选择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人入胜的地理书刊:讲述生动的地理故事: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教具、模型:带领学生进行地理观擦和实验等等。但无论什么样的活动内容都要符合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同时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是值得考虑的,因为恰当的选择活动内容才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此外,选择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还应根据季节、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典型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与学习单元的内容等实际。也就是说在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时,必须贴近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即参加活动的学生)。

三、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首先每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老师都要明确对学生培养的预期目标。再拟定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每一次活动的具体计划。活动的方式可以视情况分集体活动、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及墙报、辩论等不同形式。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要带领、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活动的最后成果,要进行总结评比并及时向全班或全校报告,充分肯定学生成绩。使学生在评比中认同自己的劳动成果,吸取他人所长,以便互相学习体验成就感,一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

实践证明,丰富和活跃的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变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有创新地学,把地理科学得更为生动活泼,能使学生的兴趣、研究能力、相互协作能力、意志与毅力都得到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一定要以人为本、以育为本,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