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的内科救治体会(附32例临床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大咯血的内科救治体会(附32例临床报道)

黄震

黄震(四川省射洪县太乙中心卫生院四川射洪62921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我院8年来接诊的大咯血病例,分析讨论如何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急诊内科处理,从而降低其死亡率的几个问题。方法对2003~2011年经临床确诊为大咯血32例急症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结果32例均不同程度的稳定了病情,无明显咯血及窒息的发生。结论基层医院作为大咯血患者的主要首诊地,接诊医生积极并正确的实施内科急救处理,对提高大咯血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咯血内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302-02

咯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毫升或单次咯血量超过300毫升[1]。大咯血可并发窒息或出血性休克,是危及生命的急诊症状。本文就近8年来我院32例大咯血患者的内科救治情况做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大咯血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8~85岁,平均62.5岁;既往明确病史者26例,其中支气管扩张5例,肺结核10例,肺癌8例,肺脓肿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诊断不明的2例。合并肺心病9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2例。

1.2临床表现

咯血前可先有喉痒、胸闷等症状;咯血时伴咳嗽、出冷汗、脉速、呼吸急促浅表、面色苍白或恐惧感。

2救治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出血量、肺功能和全身状态的评估,均采用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结合内科药物治疗及原发病治疗。

2.1一般治疗

2.1.1卧床休息。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给予镇静药。

2.1.2正确体位。出血部位明确者应取患侧卧位,头低脚高位,预防和抢救因咯血所致的窒息,或仰卧位病变部放置砂袋(冰袋),出血部位不明者可取平卧位,并在大咯血期间要少搬动患者。

2.1.3通畅呼吸道。快速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血块,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吸出血块,指导患者轻轻呼吸和咳嗽。

2.1.4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咯血量,建立两条静脉留置针通道。

2.2内科药物治疗

2.2.1一条通道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25%葡萄糖液40ml中缓慢静脉推注,一般为15~20min,然后将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按0.1U/(kg.h)速度静脉滴注[2]。

2.2.2另一条通道补充血容量及应用其它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立止血等止血剂和酚妥拉明、硝苯地平、阿托品、654-2、普鲁卡因等辅助药物。

2.3原发病治疗。

3讨论

大咯血死亡率高,死因多为窒息。所以应加强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有窒息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足高体位,轻拍背部,以便血块排出,并尽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咯血时慎用强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和呼吸中枢,使血块不能咳出而发生窒息。垂体后叶素用于咯血的机制为收缩肺小动脉(包括心脏冠状动脉和毛细血管),减少肺血流量,从而减少咯血,此药还能引起子宫、肠平滑肌收缩,故对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及孕妇均忌用,同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年龄较大,如大于60岁或合并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因缩血管药物垂体后叶素可引起心脏“窃血”而忌用;因而我们通常给予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服,再选用酚妥拉明10~20mg加5%葡萄糖液200ml以20滴/min左右滴速,缓慢静脉滴注[3];用药期间动态监测血压并嘱患者保持卧位,严密观察尿量,防止血容量不足、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该类药物的共同作用机制主要是扩张体循环血管,增加体循环血液滞留,“内放血”减少入肺血量,同时肺小静脉扩张减轻肺淤血,从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重分配角度减少肺血量,减慢破裂血管血流而止血[4]。

32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稳定了病情,无明显咯血及窒息的发生,总体来看救治效果较好,总结其特点是基层医院作为大咯血患者的主要首诊地,接诊医生能及时进行通畅呼吸道、处理窒息并发症等一般治疗,并合理应用垂体后叶素等内科药物治疗,对提高大咯血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余明,丁嘉安,童稳圃.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34.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

[3]段建明,安新,许芳,等.42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1:11.

[4]陈新河,肖奇明.大咯血非手术急诊处理[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