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研究

张俊杰李殷

张俊杰李殷(长沙市一医院410005)

【摘要】目的对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2例贝尔氏面瘫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人,显效8人,有效6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扩血管、抗病毒、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可改善面神经组织水肿,促进疾病的治愈,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

贝尔氏面瘫(Bell’spalsy,BP)是周围性面瘫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1]。穴位注射在治疗贝尔氏面瘫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62例贝尔氏面瘫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62例贝尔氏面瘫患者,并排除因肿瘤、外伤、器质性病变等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以及曾进行多次针刺疗法治疗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5.1±8.9)岁。病程12h~18d,平均病程(7.5±6.8)d。面瘫部位:左侧21例,右侧41例。临床症状包括:面部表情丧失,口眼斜歪,流涎,鼻唇沟消失,患侧无法皱额,鼓腮时漏气等。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首先抽取VitB1注射液100ml,VitB12注射液1ml500ug,在常规局部消毒后,经患者患侧的地仓、下关、迎香、听会、翳风、颊车穴交替注入液体,每穴0.3~0.5ml药液。每周1次,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血管、抗病毒、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

1.3疗效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临床疗效标准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面部肌肉运动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面部肌肉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面部肌肉有所异常,但较之前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对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痊愈17人,显效8人,有效6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Z=-2.261,P=0.024),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效果比较

3讨论

贝尔氏面瘫在中医可归为“口僻”、“口眼涡斜”,多因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侵袭,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所致[2]。《灵枢?经筋》曰:“口目为僻,皆急不能卒视”,又曰“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3]。现代医学认为贝尔氏面瘫的发病机制与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感染、内分泌系统失调、某些缺血性神经病变导致的血管痉挛和面神经组织水肿有关[4]。在面瘫发作的急性期应尽快给予治疗,一旦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则可能造成面瘫等严重后遗症。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往往疗效欠佳,恢复较慢,患者往往需要治疗2个月后方能出现临床症状的轻微改善[5],穴位注射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有效的结合药理学、经络学、腧穴、针刺等知识,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6]。有研究表明,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以及单纯药物注射治疗[7]。

面神经主干经由经乳突孔而出,在面部形成上行的面颞干和下行的面颈干。面颞干又可分为颞支、颧支及颊支,面颈干分出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各支控制了口轮匝肌、颊肌等面部重要肌肉,管理了耳部、眼部、颧部、颊部的运动。本次穴位注射的地仓、下关、迎香、听会、翳风、颊车穴等穴位均位于手足阳明、少阳经上,地仓位于颊支和下颌缘支,下关属颞支、颧支,颊车穴位于下颌缘支,翳风位于面神经支出处,迎香配地仓穴,可治面神经麻痹和表情肌痉挛。听会配以颊车、地仓穴,可治口眼歪斜症状。选择上述穴位交替注入药液,可增强经气,调整气血运行。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注入VitB1、VitB12,VitB1和VitB12可滋养神经,恢复肌肉纤维的收缩力,加快合成神经鞘的脂蛋白,促进神经恢复[8]。另外,穴位注射时的针刺物理作用,也有助于刺激局部血管扩张。以上方法共同作用,使腧穴与药物的作用机理相得益彰,既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组织修复,又可调节气血,缓解临床症状[9]。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治疗贝尔氏面瘫可改善面神经组织水肿,促进疾病的治愈,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群,李谨,彭先兵,等.穴位注射并微波疗法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0):669-670.

[2]张建海,孟凡婷,吴义杰.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4):60-61.

[3]胡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15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9):68-69.

[4]王海波,冯红云,樊北民,等.1型单纯疱疹病毒致小鼠面神经麻痹的实验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3-16.

[5]暴海燕,李志平,秦慧芳.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4):651-652.

[6]陈麟,谢彬,徐维,等.电针合恩经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46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5):43-45.

[7]诸毅辉,陈玉华.论穴位注射的穴药效应[J].中国针灸,2005,25(1):46.

[8]胡介勇.穴位注射法治疗贝尔氏面瘫63例分析[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7(9):1454-1455.

[9]姚光潮.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4):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