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风光,写出田园气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走进自然风光,写出田园气息

胡成波

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纪刘小学251812

摘要: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见解,包括农村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写作中的现状,以及我们今后应该采取的办法等。

关键词:农村的作文田园风光发现美的眼睛

一、走进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入情入境感受生活之美。大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田园成名之作离不开自然。这方面广大乡村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容易。所以在感悟田园美景的时候不妨找来相仿大作读一读,读完再用感官去感受一下,引导学生用心发现美。比如现在是深秋季节,阴雨连绵,我就引领学生来到田野,切身体会这凄冷的深秋。

2.用敏锐的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乡下一年四季都能听到美妙的鸟语、青蛙的欢唱、风雨的呼啸,就连昆虫的演奏都是那么沁人心脾。正确引导孩子学会聆听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极大地唤起了孩子们对于田野的体验。

3.用灵敏的嗅觉感受大自然。春天的花香,夏天雨后的泥土气息,秋天瓜果扑鼻的诱人香气……这些是学生十分熟悉和喜欢的自然之景,作为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体会得到。

二、加强写作指导,写出田园气息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生活。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孩子们玩的方式一年四季都不会重样。春天的踏青、挖野菜,夏天的游泳、捉鱼摸虾,秋天的野炊……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我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写作,及时的鼓励胜过千言万语,让他们不会感觉没有什么可写,让他们善于发现生活的美,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动力。

2.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最好的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春天接受着阳光暖暖的普照,欣赏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景,亲身去体验一场劳动,场景汇集,声色交融。这与农村孩子的生活多么相近,不自然之间就会想起曾经的大师名作里面的经典来。看似平淡、普通的农村充满多少的诗情画意,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随着美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3.正确对待仿照写作。所谓的仿写就是对照、仿照范文,借鉴范文的某些特点进行学习运用,从中领会写作的内容和方法,这比教师单纯讲写作技巧、方法要强得多。学生的仿写是写作的初级阶段,只要是孩子们有感而发,运用恰当,教师大可赞许。这里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了经验,积累了好的词汇。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景物创造性仿写,放开学生手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写作品质,可以创作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写出田园气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惯是人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这个道理相信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理解。农村孩子的阅读很贫乏,原因有二:一是阅读资料的匮乏;二是阅读没有养成习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

1.加大经济投入,丰富阅读资料。随着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所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让阅读成为农村小学生的常态化。

2.培养阅读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老师可利用网络、报刊给学生搜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如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中不屈不挠的桑桑,教师可以片段性地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全篇。

3.培养写阅读笔记的习惯。阅读笔记是阅读中必须有的过程。每次读完后把阅读的所感所悟,可用简单的几个词汇表达出来。以阅读笔记的方式积累,那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特别是对小学生的习作笔记会有很大的帮助。它既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品格,又能积累习作素材、丰富习作语言,喜怒哀乐都可以在笔记中表达出来。

4.培养搜集类似题材的兴趣。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课堂上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课堂索引要同步。就像小鹰总有一天要面对浩瀚的蓝天需要母亲的引导一样,我们要锻炼和培养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阅读的兴趣。

四、开展诗书会,交流写出田园气息的快乐

1.就地取材用场景。要灵活地运用大自然美妙的环境,创造性地开展阅读,诗作诵读,名家品析,找出学生实际生活的部分作为题材,适时地引进各地素材,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充,增强写作效果,达到开展的目标。

2.培养学生使用积累表达的良好习惯。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合理的表达、名家经典句段的展现,在文学作品中吸收优美的语言,丰富词汇,使口头语言逐步优美起来。

3.营造乐说、敢说的良好课堂氛围。农村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语言环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针对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求人人正确,只求人人积极参与,以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