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课堂,启迪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精于课堂,启迪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于永强

于永强(95972部队子女学校)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动力”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不注重文化积累,不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是造成学生缺乏分析理解能力,缺乏创造能力的症结之一。

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只有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锻炼,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

关键词:创造力课堂教学学生思维创造性学习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9-0033-02

创造力是在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达到最高水平,养成一定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对问题要学会思考、争议,养成缜密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用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古人云:“师逸而功倍。”老师只有注重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莫大的好处。

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一、引导、质疑、求索,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评书表演每到矛盾激化或出现高潮时,往往戛然而止,吊足观众的胃口,使他们欲罢不能,急于知道情节发展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结局的心里在青少年身上表现的成为突出。我便抓住这一特点,在数学课的起始阶段,有意识地精心设下悬念,让学生跃跃欲试,真正动起来,处于展翅欲飞或跃起向上的积极状态之中。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探索答案。当有了见地后便急于想使自己的见地得到肯定,很多学生就能积极发言,大胆思维。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勇于求索的精神,强化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欢迎他们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敞开胸怀,向老师说心里话。和谐亲密的关系一经形成,学生创造的火花就会自由的喷发出来。其次,要为学生质疑问难创造一定的条件,我把质疑当做自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前课后和进行教学时都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且对那些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学生充分肯定,予以表扬鼓励。这样同学们勇于挑战,乐于探索的兴趣便越来越高涨。因为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和兴趣开始的,如果对事物没有兴趣,提不出问题,还能谈什么创造思维呢?

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方法,由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多角度去分析、提高其思维的独创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教师对学生传授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多年来,我们都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一条最佳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要积极组织讨论,鼓励学生有独创见。当今社会的信息量迅速增加,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反映事物最敏感的青少年,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固定在一个模式中,必然会千姿百态。这就要引导学生自奋其力,自执其知,不能坐等别人做结论。于是我精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效果较好。质疑的习惯一经养成,不管看到什么书,遇到什么事,学生们都要问几个为什么,不盲从,不轻信。

其次要加强变式训练,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我们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观点:世界是复杂的,任何事物不可能一直以一种方式、一个面貌出现。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不可以死板一套。尤其最近几年,中考试题加大灵活度,增多变型题,而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教师固然是知识的传递者,但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更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可以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可以成为教育观点的发现者,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者。

三、开发学生想像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诗人雪莱说:“想像是创造力,也是一种综合的原理。”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分析力、综合力又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通过综合可以完整全面的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而创造思维就是建立在这种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我在教学中常用比较法。比较与分析和想像是紧密相连的,比较的目的是确定事物间相同或相异的关系,没有分析谈不上比较,比较又离不开综合。例如,应用题“多变”中的比较。应用题“多变”,包括“一题多解”、“条件变换形式叙述”、“一题多编”等。通过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变”中得到锻炼,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通过比较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寻异,并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思路,启迪了其创造性思维,坚持这种训练,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一个人的中学生时代是身心发展的最佳阶段,在中学开展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创造性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思想,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是教师的职责。每当想到今天我们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创造发明的种子,明天就可能生长出科学发明的参天大树时,心中总有一种难以明状的激动与自豪,因为培养创造人才,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对我们来说再也不是不着边际的口号。“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参考文献: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②《直面教师职业困惑》,2004年《教育文摘周报》张民选之言

③陶行知《创造宣言》,《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