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简易方法和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预防产后出血简易方法和护理体会

左培仙朱燕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间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125例和2009年10月---2011年1月共住院产妇158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112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3%。158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0.63%。经产妇系统管理后产后出血率明显较前降低。结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容易被忽视,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高危因素的筛查,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产时严密监测,产后仔细观察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系统管理;方法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在我国居首位[1],根据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调查,我国死亡的孕产妇中产科出血占50%居首位,而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产后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向危重发展,发生休克和DIC比较常见,由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易被忽视,因此,必须加强孕妇管理系统建设,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2009年10月-2011年1月共住院产妇1582例,发生产后出血10例。产后出血率0.63%。产后出血量的测定均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产后出血量为500—900ml,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1、1、22006年1月---2008年9月共分娩1125例,发生产后出血2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3%。产妇出血量的测量同上,26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42岁。初产妇11例,经产妇15例;孕周29+4~41+6周。出血量≥500~1000ml15例,>1000~2000ml9例,>2000~3000ml2例。根据病因分析,子宫收缩异常17例,妊娠相关物残留6例,生殖道损伤3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一死亡病例。

1、2预防方法

1、2、12006年1月---2008年9月这一时期,我院主要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缩宫素,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必要时按摩子宫等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1、2、22009年10月---2011年1月这一期间我院采用措施:(1)重视产前保健,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工作,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监护,积极治疗,并提前做好抢救工作准备,建立抢救队伍,备有抢救小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绿色通道”。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以产科为主导,联合检验科、血液科、ICU等科室抢救。(2)强化专业学习,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2]深入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努力做好产前识别[3],及时恰当的针对病因进行处置对减少出血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4],从而明显降低或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熟练助产技术,所有临床医师和助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规范的助产技巧和手术操作,减少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加强产时监测,正确处理一、二、三产程,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孕栓0.5mg舌下含服,缩宫素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同时有规律按摩产妇双侧乳头,必要时按摩子宫,对分娩后阴道流血较多者及时地塞米松200mg静脉点滴,促进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及时预防及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4)加强产后护理,产后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强调此时间内在产房的严密观察,包括产妇生命体征、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膀胱充盈等,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鼓励并指导产妇及新生儿早接触,早哺乳,可帮助增加子宫收缩。(5)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称重法:于分娩前将产妇所用的敷料和消毒单,垫巾一律称重,分娩后将被血浸透的敷料、单、巾收集在塑料袋中并及时密封称重,减除初称重即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换算成毫升数[5]会阴侧切的出血量用已知重量的小棉垫放在侧切处,另用称重法计算。容积法:胎儿娩出及羊水流尽待胎盘娩出后,将弯盘紧贴产妇会阴处,用量杯测量收集的血液,弯盘容积为300ml.

2结果

通过这三年孕妇系统管理,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来产后出血率2.3%降低到现在的产后出血率0.63%。无一死亡病例。

3护理体会

3.1重视产前保健

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工作,定期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给予纠正及治疗,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多产史、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高症及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加强监护,积极治疗,并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3.2加强心理护理

孕妇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对分娩的恐惧,易导致孕妇过度紧张,使孕妇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发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而导致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应做到热情接待每一位孕妇,耐心细致做好入院后宣教工作。

3.3正确处理产程

3.3.1第一产程注意产妇休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使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

3.3.2第二产程认真保护会阴,正确掌握会阴侧切指征和时机,手术应轻柔、规范,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娩出,造成软产道损伤。

3.3.3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助产人员或护士即有规律的按摩产妇双侧乳头,刺激子宫收缩,不过早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可等待15分钟,若有阴道流血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有无缺损,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一旦发现立即缝合。检查宫缩情况,如子宫底高、子宫软、甚至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阴道出血量多、色暗红、按摩子宫底时大量血液及血凝块流出,为子宫收缩乏力的表现,应立即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等,自2008年,我们增加按摩产妇双侧乳头,卡孕栓舌下含服,地塞米松静脉点滴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产后出血得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3.4加强产后护理

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6]。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产后应仔细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有肛门坠胀、头晕、寒战、胸闷等症状,,要及时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同时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时纠正失血,产妇送回病房前应排空膀胱,鼓励母亲让新生儿尽早吸吮乳头,反射性的引起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4、结论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容易被忽视,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高危因素的筛查,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产时严密监测,产后仔细观察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总之,产科是一个“与血打交道的的行业”,产后出血直接影响产妇的健康与生命,积极的预防与治疗,尽全力避免孕产妇死亡,医院在提高医务水平的同时,应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2

[2]刘铭,段涛译.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指南[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3):175-185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9-213

[4]朱雪芳,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苏州医学,2010,3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