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及价值分析

罗再萍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手术室护理插队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两个阶段,分别划分为常规阶段和实验阶段,常规阶段采用常规护理,实验阶段则落实和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结果:实验阶段在护理纠纷和护理质量上明显比常规阶段更加优异,两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中落实和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能够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防范护理纠纷;意义;价值

手术室是指给患者进行手术及抢救的地方,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在医院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1]。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得到相应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因而,患者面对手术室的护理意外都会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致使医疗纠纷逐年增强。这对医院而言,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难题[2]。在手术室,由于医护人员未严格按照章程进行手术操作,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轻者影响患者的手术,重者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进而引起医疗纠纷。我院为研究和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相应的医学实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作为常规阶段,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作为实验阶段,手术室护理逐步落实和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在两个阶段中随机抽取患者各500例,比较两个阶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及手术室护理质量。

1.2方法

常规阶段中,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式,认真进行一般的查对工作;实验阶段中,在手术室实施和执行完善的查对制度,具体方法如下:

1.2.1手术前的查对

在患者手术的前一天,我院医护人员进入病房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并对患者进行相关信息进行查对,查对的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临床诊断、手术部位等一般信息,并核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输血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过敏情况[3]。医护人员安全地将患者接到手术,并对手术所需的机械进行查对,保证医疗器械的到位和齐全,特别要注意纱布和敷料的清点。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该检查患者的皮肤的完整性,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根据手术安排做好相关皮肤护理工作,并与相关医师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1.2.2手术中的查对

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随时清点易遗失的物品,并放置在明显的位置;观察易损器械的完整性工作,时刻清楚留在切口内的纱布块数;对于手术中要添加器械,要进行及时登记。若是患者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告知医师;使用特殊用药则需要有两位医生核对无误。对需要输血的患者应该认真查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等信息,与病历上的信息是否吻合,然后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避免凝血反应的出现,再检查血袋上标明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裂痕,保证血液在有效期之内,在输血前,需两人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方可输注。输血完成时,要短期进行保留,以备在检验时用。在医师进行手术切口关闭的时候,避免纱布、针线等器械易遗落,同时对所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相应的清点,保证医疗器械与手术之前的登记符合。

1.2.3手术后的查对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该检查患者皮肤完整性,查看皮肤是否损伤,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护理记录。手术完毕后,医护人员在进行器械的清洗、打包时做到再次清点、核对器械的准确,从而保证医疗器械的卫生安全。医护人员及时将患者送返病房,如果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由麻醉师及主管患者的医生陪同一起安全送返患者,途中时刻注愈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阶段和实验阶段两个阶段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及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是向患者下发调查问卷的形式,由患者进行评价,以95分作为评价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8.O统计软件处理,检验水准a=0.05。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阶段在护理纠纷和护理质量上明显比常规阶段更加优异,两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在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内容,既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讲解手术操作及其相关的医疗知识;也要对患者进行生理护理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护理好手术切口和皮肤,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4]。若是在这个时期,医护人员不按规章进行操作或者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谨或者消毒隔离不完善等情况的出现,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产生,进而引发医疗纠纷[5]。可见,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

我院根据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我院相关的查对制度,其中内容包括患者查对、医疗器械查对、临时医嘱查对等方面。患者查对的作用,可以避免接错患者,避免患者出现无法进行手术的情况,同时能够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使患者对手术富有信心。医疗器械查对的作用,能够避免医疗器械准备不当的情况出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临时医嘱查对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临时医嘱出现差错。

本研究表明,实验阶段明显优于常规阶段,可见,在手术室实施护理查对制度,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综上所述,手术室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区域,在手术室中落实和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显得至关重要,是减少医疗事故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平.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690-691.

[2]杨凤梅.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2,08:969-970.

[3]白雪玲,杨禄坤.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232-233.

[4]毛凌莉.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74-76.

[5]王维琴.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