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体会

郑玉霞高天霞魏明霞徐春爽邢艳孔祥茹

郑玉霞高天霞魏明霞徐春爽邢艳孔祥茹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4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65岁。结果4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剩余患者皆恢复良好。结论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已明确诊断是对症治疗的良性选择。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112-02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4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65岁。患者主诉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眼下困难等慢性呼吸道感染等现象。

1.2方法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返流措施以减少返流,同时用抗酸等治疗减少有害因素对食管粘膜的损害,概括如下。

1.2.1保护性措施

1.2.1.1睡眠时抬高床头,因食管体部在夜间很少有推进性蠕动,返流液易在食管内潴留,故主张抬高床头,抬高的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一般抬高15~20cm左右。

1.2.1.2饮食治疗: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胸骨后疼痛。睡前2小时停止进食,以减少夜间返流。避免进食致胃酸增高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醋酸及酸性饮料等,胃酸增高不仅增加酸返流量,而且酸增高反馈抑制胃泌素的释放,从而降低LES的张力。避免食用降低LES张力的食物,如巧克力、脂肪等;应戒酒,酒精可降低LES,减弱食管体部蠕动,影响食管对酸性返流物的清除能力[2]。

1.2.1.3避免应用降低LES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异丙基肾上腺素、多巴胺、左旋多巴、酚妥拉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前列腺素E1、E2、A2安定、氨茶碱、喘定、烟酸、吗啡、黄体酮、雌激素、生长抑素、胰高糖素等。

1.2.1.4避免增加腹压有关因素:如减轻体重、消除肥胖、不穿紧身衣裤、不紧束腰带、尽量避免举重物、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和姿势。防治咳嗽、便秘、呕吐、腹胀、腹水等病症。

1.2.2药物治疗

1.2.2.1抗酸剂和抑酸剂

①抗酸剂:包括单一的或复方的碱性药物,抗酸剂的作用主要是中和胃酸,提高胃内的DH值,以减少返流物对食管粘膜的刺激。文献报道抗酸剂可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减少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用抗酸剂可立即缓解烧心等症状,但需频繁给药,用药剂量较大,易致便秘或腹泻[3]。

②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西米替丁(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这些药物通过完全阻滞壁细胞上H2受体来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低返流的胃内容物的含酸量。用常规剂量的H2受体拮抗剂短程治疗可缓解症状,愈合轻、中度食管炎。大多数试验研究中,开始用西米替丁400mg,每日4次,以达到24小时内均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亦有主张400mg,每日2次或800mg每日1次。研究表明,酸返流最明显的时间是在傍晚后数小时,晚餐后一天一次给药优于睡前一次给药。在各级食管炎中,尽管不同剂量的西米替丁,均有一定的愈合效果,但愈合率与食管炎的严重度呈反比。治疗期限需6~8周或更长时间。雷尼替丁的常规剂量为150mg,每日2次或300mg,每晚1次。法莫替丁的常规剂量为20mg,每日2次,也有试用40mg,每晚1次。

1.2.3质子泵抑制剂:又称H+K+ATP酶抑制剂,是一类强力抑酸剂。现应用的有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在治疗GERD中,其作用比H2RA强,尤其是对重症食管炎及用H2RA无效的病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获更好效果,在症状缓解率及食管炎的愈合率方面均优于H2RA。

抑酸治疗虽能缓解症状并使食管炎愈合,但并未改变其动力障碍,故一旦停药,症状及(或)食管炎症又可复发,尤其是严重病例即使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停药后半年内有90%的患者复发,因此应注意停药后的维持治疗。

1.2.4促运动药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旨在促进食管推进性蠕动,增强食管廓清功能,提高LESP,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食管返流。

1.2.4.1氨甲酰胆碱:又名乌拉胆碱,为拟胆碱能药,可增加LESP及食管的廓清功能,促胃排空作用较少,用量25mg,每日4次。因其可促进胃酸、唾液分泌及使腹痛等副作用,已极少应用。

1.2.4.2胃复安:为多巴胺拮抗剂,可促进胃排空,增加LESP的作用较乌拉胆碱更强,不增加胃酸分泌,对增加食管廓清能力不明显。常用剂量10mg,每日3次,必要时睡前加服一次。此药副作用较大,有头晕、乏力、不安、共济失调及锥体外系症状等,故不宜长期应用。

1.2.4.3多潘利酮:此药也是多巴胺拮抗剂,但它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副作用较少,一般不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但可出现催乳作用。常用剂量10~20mg,每日3次。

1.2.4.4西沙比利:目前认为其作用是促进肠肌神经丛节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或增加乙酰胆碱的效能,从而促进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的推进性蠕动。它可增加食管廓清能力,增加LESP,促进胃排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推荐的促运动药。该药副作用较少,因胃肠运动增快可出现腹痛或腹泻。常用剂量为5~10mg,每日3~4次。

1.2.5其他药物

1.2.5.1藻酸类制剂:此类药与唾液作用形成一种高粘稠度的泡沫状物质,飘浮在胃内容物上面,可阻碍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国产制剂有盖胃平片,每次3~4片,每日3次,嚼细后吞服。

1.2.5.2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在受损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其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胆盐侵蚀。

1.2.5.3抗Hp治疗近几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寄生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胃粘液层下的一种微需氧菌,并已表明其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既然返流性食管炎RE可合并存在Barrett食管,即存在胃柱状上皮,则可能有Hp寄生,如然,则有抗Hp之适应症。可用胶体铋(如枸橼酸铋钾)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我们曾发现部分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用抗酸治疗效果不明显,改用胶体铋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可改善。

2.结果

在44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剩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未出现死亡病例。

3.讨论

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目前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S1).

[2]潘跃进,李济福,姚国库.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胃食管返流病55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

[3]杨晓燕,张军汉,李海民,乔金彪,迟雪梅,胡西尼格.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临床荟萃.?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