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放置水囊、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宫腔放置水囊、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效果

宋自力

宋自力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放置水囊、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产后大出血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接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B组接受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再次出血率和感染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发现,B组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再次出血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囊;纱布填塞;压迫止血;产后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孕产妇死亡。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1]。笔者比较了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和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产后大出血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手术分娩,术后2h内出血量均超过600ml。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者[2]。

根据随机原则法分组,A组36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43±5.30)岁;体重64~75kg,平均体重(68.35±3.53)kg;孕周36.5~41周,平均孕周(39.54±1.25)周;出血量650~1200ml,平均出血量(872.24±153.95)ml;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23例;剖宫产指征为相对头盆不称4例、活跃期停滞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前置胎盘3例、高龄初产7例、瘢痕子宫8例、巨大儿5例、双胎妊娠1例。

B组37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75±5.48)岁;体重63~74kg,平均体重(68.21±3.72)kg;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7±1.18)周;出血量675~1250ml,平均出血量(868.90±145.38)ml;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22例;剖宫产指征为相对头盆不称5例、活跃期停滞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前置胎盘2例、高龄初产8例、瘢痕子宫9例、巨大儿4例、双胎妊娠2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出血量、孕产次、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后均经按摩子宫,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等处理,未能彻底止血。A组接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固定子宫底部,将经高压灭菌的无菌纱布条经子宫切口放置于宫底,从子宫角开始自左向右折叠并压紧纱布条,紧密填塞子宫下段切口上缘以上的部分宫腔,不留空隙。接近宫颈口处剪断纱条,将纱布条尾部送入阴道约3~5cm,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子宫切口。缝合时注意勿穿透子宫内膜。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12h。24h后如无异常情况可取出纱布条。严密观察1h,如无异常出血可返回病房[3]。

B组接受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治疗。采用避孕套、导尿管自制水囊插入宫腔。根据宫腔大小注入250~400ml生理盐水以膨胀水囊。利用水囊的均匀压力压迫子宫静脉窦,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封管后管口部分采用灭菌纱布条包裹留置于阴道。术后6h内静脉滴注缩宫素,腹部沙袋加压,以确保子宫收缩压迫膨胀的球囊。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12h。根据宫缩情况于6h后间断放出水囊内的生理盐水,并取出水囊。严密观察1h,如无异常出血可返回病房。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发现,B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再次出血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妇产科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止血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预后。宫腔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法是一种传统的有效止血方法,不仅可争取产后出血宝贵的抢救时间,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宫腔填塞无菌纱布条,使宫腔被充分扩张,宫腔内压力高于动脉压,从而使动脉出血停止或减少,宫腔填塞暂时止血后待机体发挥自身的凝血功能而止血。宫腔填塞还可刺激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但本方法术后感染率较高,因此术后应适时取出纱布条、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4]。

宫腔放置水囊操作简便,一次性放入宫腔即可,避免了纱布条填塞时需反复进出宫腔的弊端,减少了感染的风险。水囊形状可随宫腔、阴道变化,宫腔受力均匀,不留死腔,取出前间断放出囊内液体,取囊操作相对容易[5]。

本研究比较了宫腔放置水囊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两种方法处理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发现:宫腔放置水囊法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更短,术后感染率更低,说明宫腔放置水囊法在止血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宫腔放置水囊压迫止血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雪梅,郭梅,陈晓黎,等.宫腔水囊压迫与宫腔纱条填塞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1):75~77.

[2]余凯,何莺,邓辉.水囊填塞术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4):600~601.

[3]李建蓉.产后出血子宫腔纱布填塞法止血治疗[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111~112.

[4]郭靖,孟丽荣.无菌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9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51.

[5]董凤婵.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探讨[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