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感受教学的乐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怎样让学生感受教学的乐趣

唐够琳

贵州省清镇市第二中学唐够琳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养成以学为乐,乐于探索,敢于成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和谐发展。“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实践中,我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学生需要教师的信任、鼓励和表杨。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才能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的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解得巧、方法妙”肯定了学生独特的见解,“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启发学生拓展思路、不断创新。另外,我还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变“要我学”成为“我要学”,由一种负担成为一种乐趣。

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起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冲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教学“分类”时,让学生4-6人分成一组,围成扇形坐好,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许多书、作业本、学具、文具等物品,让学生感受物品的杂乱,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它们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创设的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引导学生从观察班组的座位开始,说说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引导学生体会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条件,初步渗透坐标的知识。接着让学生介绍自己家的门牌号,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再组织学生到“电影院”找座位,看谁找到又对又快,学生饶有兴趣的探索所遇到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所学知识。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堂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伴地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课上启发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动手拼摆,很快就可以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pide;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推导方法时,学生大胆尝试,他们发现还可以利用作平行线的方法,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可以推导出公式;从两条腰的中点作底边上的高,沿高剪开能拼成长方形。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发现了多咱解题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了创造性见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的乐趣。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莲之出水有先后,十个指头有长短。”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肯定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成功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需求,以积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抓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给他们的潜能和优势,经常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面,使之获得“我能行”的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的成长。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引领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