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杨丽娅

(湖南省古丈县中医院检验科4163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肝功能检验当中溶血样本对最终结果的具体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肝功能检验研究对象50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未出现溶血现象;2组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出现溶血现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谷氨酰酶(GGT)水平。结果观察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33.67±14.25,36.51±11.02,35.06±11.12)U/L显著高于对照组(21.32±11.76,23.53±10.44,22.54±8.93)U/L,P<0.05。结论研究对象出现溶血现象时,会使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出现明显上升,对肝功能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溶血样本;肝功能检验;准确性;影响研究

肝功能检查是针对人类肝脏功能基本情况的一种全方位检查,其中采用多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有关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由于肝脏功能较多,除了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以外,临床检测过程中多数会结合病人病史或者临床表现进行部分肝功能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1]。我院对出现溶血现象的病人进行肝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肝功能检验研究对象50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肝功能检测,按照研究对象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9.4±5.7)岁,体重47-64kg,平均体重(56.2±4.5)kg;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9.6±5.5)岁,体重45-65kg,平均体重(56.0±4.7)kg,两组病人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在清晨中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抽血,研究对象保持空腹状态,且抽取静脉血液。每个研究对象抽血6mL,将6mL静脉血分成两等份,每份3mL,依次装入两个试管,并做好标记,分别1号和2号试管。将1号试管置入离心机,分离血清与血浆,并提取全部血清,后进行肝功能检查。将2号试管放入冰柜,调整温度为-400℃,存放30min,解冻后进行另外肝功能检测[2]。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两组研究对象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并进行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ALT水平[3]:正常值5-40U/L;AST水平[4]:正常值5-40U/L;GGT水平[5]:正常值5-54U/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病人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对比(±s)

3讨论

溶血现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问题,多数发生溶血现象的病人是因为其自身红细胞存在一定缺陷,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等,或者血浆中存在某些其他因素,例如溶血性细菌、部分蛇毒、某些药物、抗原-抗体反应等,上述这些原因均会导致红细胞发生异常,然后过度破坏[6]。其中,溶血现象原因又可以具体分为两种:①血管外溶血:通常是因为红细胞在出现异常后,会被脾脏内部巨噬细胞识别,并通过免疫功能将异常红细胞尽数破坏。(1)红细胞表面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人体巨噬细胞具有一定识别功能,会从红细胞中找寻异常红细胞并通过人体反应将其破坏。(2)球形红细胞本身面积与体积比例发生改变,出现结构上的缩小,变形性能显著降低,在循环过程中无法正常通过脾窦微循环,进而被留在人体脾脏内部,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并破坏。(3)当人体患有UHb病或者G6PD缺乏症时,当人体出现一定量氧化剂时,血红蛋白会出现沉淀现象,形成一种新型物质。变形珠蛋白小体会使人体红细胞功能异常,整体结构硬化,变形能力差,结果如同上述一样,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②血管内溶血:某些化学物质,例如药物、蛇毒、植物溶血素等,或者病人存在输血反应,这些均是导致红细胞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且会进一步发展成致使血管内部出现溶血的原因。

肝功能检查可分为多个项目,尽早检查出异常项目,对后续的护理和治疗都有极大帮助。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7],肝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某些指标对人体肝脏进行全程监测,但由于肝功能指标太多,所以在检查中无法一一全部检查,但通过部分异常指标对病人进行相应诊断时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而当病人出现溶血现象时,ALT水平、AST水平和GGT水平明显上升,对肝功能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33.67±14.25,36.51±11.02,35.06±11.12)U/L显著高于对照组(21.32±11.76,23.53±10.44,22.54±8.93)U/L,P<0.05。与研究结果相符。当病人体内出现溶血现象时,红细胞发生破裂,导致其中多种蛋白、抗原抗体等进入血清中,从而导致多项指标数值出现异常,肝功能的检查结果也不再准确,在临床肝功能检查中一定要密切注意病人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从而确定肝功能结果是否具有可用性。

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进入血清中,导致溶血现象成为肝功能检查中的常见干扰因素。除上述人体自身原因外,在进行肝功能检查中,操作不当、用力震荡试管或是在试管中混入大量气泡也可能会导致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为针对溶血现象的出现,可进行如下预防措施:(1)在收集病人空腹静脉血之前,对采血器进行干燥灭菌,在使用前保持其干燥和清洁状态。(2)采血时根据出血速度进行止血带调节,可有效避免血样出现缺氧或者病人止血不顺利的情况。(3)当采血时出现血液回流现象,操作人员可缓慢拔除注射器活塞,重新进行采血工作。(4)在将血液注入试管的过程中,动作保持轻缓,避免出现血泡或者红细胞破裂。(5)血样采集完成后,在常温下进行自然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的第一时间送至检验科,避免长时间放置出现溶血现象。(6)在检查过程避免出现与无关化学试剂或是消毒剂接触,以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溶血现象时,要在第一时间分析溶血现象出现原因,判断溶血类型,然后再次采血后使用相应措施来阻止溶血现象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并在校正后得到正确检查结果。至于血液样本是否会受到血液样本数量、分离时间、静置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研究对象出现溶血现象时,会使ALT水平、AST水平以及GGT水平出现明显上升,对肝功能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芬.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94-195.

[2]陈祥瑞.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617-618.

[3]陈虹,李俊,王旭等.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的诊断分析及治疗原则[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5,3(3):150-150.

[4]邹辉鑫.探究新生儿溶血样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新生儿采血技术[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77-6678.

[5]辛永梅.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1):6070-6071.

[6]甄志军,李荣雪,张志红等.溶血对一步法和两步法HBsAg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5):1864-1865,1876.

[7]马燕.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和解决措施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6):2304-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