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张会霞

张会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163453)

【摘要】:讨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资料分析。:20例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在经过护理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良好。: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59-0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0~70岁;患者主诉在白天就会困倦、嗜睡、头晕乏力、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1.2方法

1.2.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

1.2.1.1病因治疗:纠正引起OSAHS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1.2.1.2一般性治疗:减肥、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酒、戒烟、停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HS的药物;侧卧位睡眠,抬高床头。

1.2.1.3药物治疗:疗效不肯定,可试用乙酰唑胺、甲羟孕酮(20mg,3次/d)、普罗替林(10mg。1~2次/d)等治疗。如有变应性鼻炎、鼻阻塞等,可用缩血管药或非特异性抗炎药喷鼻,能减轻临床症状。

1.2.1.4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自动调压智能呼吸机治疗。CPAP最为常用;有条件者可用Bi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的首选方法;Auto-CPAP疗效和耐受性可能优于CPAP,但价格贵,难以普及。

1.2.1.5合并症的治疗:合并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予扩冠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

1.2.2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1.2.2.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等。

1.2.2.2呼吸兴奋药物:主要是增加呼吸中枢的驱动力,改善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常用的药物有:阿米三嗪(50mg,2~3次/d),乙酰唑胺(125~250mg,2~3次/d)和茶碱(100~200mg,2~3次/d)等。

1.2.2.3氧疗: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对继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降低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对神经肌肉疾病有可能加重高碳酸血症。

1.2.2.4辅助通气治疗:对严重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可增强自主呼吸,选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

1.3结果

20例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在经过护理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良好。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以利于睡眠。原则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但要兼顾到体位与通气量的关系。可以取侧卧或半坐卧位。因平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软腭及舌根下塌,易阻塞气道,加重打鼾。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活动,尽量勿打扰患者的睡眠。切忌使用镇静安眠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以免直接导致睡眠窒息的发生。

2.1.2控制体重对于过度肥胖导致本病的患者建议减肥,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控制体重。

2.2氧疗护理

用鼻面罩持续正压气道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面罩应严密罩住鼻,闭住嘴,与治疗仪作同步呼吸,防止气流从口漏出;对不具备cPAP呼吸机治疗条件者宜采取夜间持续吸氧,检查氧气吸入连接装置连接状态、管道是否通畅、湿化瓶内的无菌蒸馏水的量。观察氧气流量、浓度、氧疗效果。

2.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呼吸困难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零点以后应加强巡视。患者人睡后要观察有无打鼾、呼吸暂停、弊气、发绀等症状,如果呼吸暂停时间过长,应及时叫醒患者,以免发生因窒息缺氧所致的猝死。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睡前、晨起测血压,发现血压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在午夜至清晨这段时间,患者最易发生心律失常,应作持续心电监护。床旁应备有压舌板、舌钳、气管切开包、氧气、呼吸器等抢救物品,以便在病情严重时,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有条件的应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持续监护,以便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掌握处理时机。有手术指征患者,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3.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时口和鼻通气均停止达10秒以上,而低通气是指睡眠时呼吸气流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降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在夜间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超过每小时5次以上。吸气时气道产生负压,气道扩张肌和咽肌收缩,维持气道开放。任何原因引起保持咽腔开放的肌肉张力减弱或咽腔负压增加,机体无力克服吸气时所出现的咽腔压力低于大气压的状态,就会使咽壁软组织被动性塌陷,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症状或呼吸暂停,每分通气量减少。持续和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以下病理生理变化。呼吸系统: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及pH下降,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心血管系统:呼吸暂停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增多,引起肺循环及体循环压力上升,产生肺动脉甚至全身动脉压力周期性升高,从而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血液系统:血氧过低可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使血中红细胞增加,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影响血流速度与循环功能。神经系统:由于缺氧和循环障碍,可使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出现头胀、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引起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内分泌系统:夜间反复觉醒可导致非快动眼深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明显减少,睡眠结构紊乱,睡眠有效率下降,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释放。生殖系统:快动眼睡眠期缩短可导致患者性器官末梢神经损害,导致性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华(综述),梁勇(审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7.14(6):31-33

[2]鲍琳,陈演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危害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8(8):2222-2223

[3]贺胜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常州实用医学.2014.30(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