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李琦

山东现代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山东济南250104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调查、数理统计、对照分析等方法就山东现代学院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能促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在新的标准与指导下,充分发挥老师的积极性,才能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课堂内容,采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我国体育通过十多年来的改革,已经改革走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模式转换,它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开辟了新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因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山东现代学院大一、大二各2个班的学生。

1.2研究方法

实验对比法。

实验组:

跳远:在大二2个班男生40名中随机抽样20名,教学中以速度点评技术,逐步完成4个基本动作环节。

耐力跑:在大一2个班女生40名中随机抽样20名。在800米跑中,轮流领头跑。

跳高:在大一2个班男生40名中随机抽样20名,以跨越式动作为主,练习中再按能力分组,提出不同目标。

对照组:

跳远、耐力跑、跳高、均由实验组抽取剩下的学生组成。跳远:以常规教学顺序进行。耐力跑:以自然跑法进行。跳高:采用单一目标练习。

2.结果与分析

山东现代学院课堂实验统计表

从表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三项测试成绩,实验前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实验组的三项测试成绩净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相互帮助,使得学生锻炼目的性更强,锻炼时间和次数明显增加,锻炼效果更佳[3]。例如学生在陪跑、带跑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差生的进步,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

在跳远中实验组练习积极,练习次数可达5~6次/课,平均成绩达到3.73米;对照组的练习比较平淡,练习次数可达3~4次/课,平均成绩仅为3.46米,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每次课上练习的兴奋性较高,而且每次课都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兴趣,对动作的掌握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0.03米。

以远度点评技术的急行跳远教学是教师深钻教材的结果。教师通过钻研,抓住了教材的娱乐性所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进行练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一教材不同组织教法的实验结果

在800米跑中,实验组练习兴奋性较高,并能积极参加并坚持到练习结束,而且练习后恢复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2-3秒;而对照组兴奋性不高,思想上有畏惧情绪,或是不够重视,还有中退者,练习成绩一般;

实验组根据练习项目枯燥的特点和学生不愿练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组织教法上进行改革,给练习者赋予了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此项目的爱好和兴趣,因此在取得较好练习效果的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目的。

从多层次学习目标与单一学习目标的实验结果

在跳远教学中,实验组学生练习动机水平较高,积极,有一定的兴趣,练习次数比预计的要多1~2次,成绩比对照组同等素质的学生高5-7厘米;相对对照组练习积极性不高,只能完成教师固定的练习次数,练习效果不够明显。

实验组学生练习积极主动,主要是采用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充分发挥了目标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单一的学习目标教学,对较好的学生要求太低,难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对较差的学生又太高,容易使他们丧失练习的信心,从而失去对此项目的爱好,它只适于中等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教学中,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其次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3.2建议

3.2.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来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练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3.2.2教师要研究组织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爱学、乐学。

3.2.3要采用多层次学习目标教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宜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2.4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吸引学生练习。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3.2.5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归根结蒂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廖文科,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

年3月

[2]张建毅,《西北成人教育学报》[J],2005年03期。

[3]林芹芳等,《泉州师范学院学报》[M],2004年4期。

[4]钱健龙,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