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刘艳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刘艳秋

刘艳秋

(江苏省徐州市中煤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21611)

【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估肿瘤患者PICC(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9例行PICC术的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中16例并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综合剖析其致病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肿瘤患者行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几率为20.25%(16/79)。在所有并发静脉血栓患者中,乳腺癌为4例,胃癌为3例,肺癌为7例,食管癌为2例。拔除PICC导管者11例,经抗凝与降纤等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其余5例患者无需拔除PICC导管。结论: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高凝状态、化疗药物使用、血管内皮损伤等。根据以上原因应采取导管护理、感染护理等护理对策,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并发几率。

【关键词】肿瘤;PICC;静脉血栓;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33-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evaluatethetumorpatientswithPICC(centralvenouscatheter)totheanalysisofthecausesofvenousthrombosis,andcare.MethodsInourhospitalinNovember2014-January2017attherecordsof79patientswithPICCroutinesurgeryoftumorbetweenastheresearchsubject.Ontheclinicaldataof16casescomplicatedbyvenousthrombosispatientsretrospectivelyanalysis,comprehensiveanalysisofitscauses,andgivecorrespondingnursingmeasures.ResultsTheprobabilityofPICCtumorpatientscomplicatedbyvenousthrombosiswas20.25%(16/79).Inallcomplicatedbyvenousthrombosispatients,for4casesofbreastcancer,cancerofthestomachin3cases,for7casesoflungcancer,esophagealcancerfor2cases.PICCcathetersin11cases,aftertreatmentwithanticoagulationandfiber,etc,wereimproved;Theremaining5patientswithoutremoalofPICCcatheter.ConclusionTumorpatientswithPICCtoveinthrombosisinpatientswithhighcoagulationstate,chemotherapyisthemajorreasonforthedruguse,suchasvascularendothelialdamage.Accordingtotheabovereasonsshouldbetakentocatheternursing,nursingandnursingcountermeasuresofinfection,toreducetheconcurrencyofvenousthrombosis.

【Keywords】Thetumor;PICC.Veinthrombosis;Thereason;Nursingcountermeasures

将PICC经外周置入,再行化学治疗,能够减少肿瘤患者的静脉穿刺痛苦度,且能降低重复穿刺几率。然而,PICC的并发症较多,其中最为常见且凶险的是静脉血栓形成[1]。该并发症可能引发肺栓塞或是脑栓塞,临床处理相当棘手,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临床认为,在肿瘤患者行PICC治疗后,需要全面分析可能导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并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本文为验证以上观点的有效性,特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9例行PICC术的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9例行PICC术的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其中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范围是44~69岁,平均(58.21±2.06)岁;住院时间为5~15d,平均(7.24±0.56)d;并发疾病中,隐匿上腔静脉血栓3例,高血压9例,二型糖尿病4例。

1.2方法

化疗当日,将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作为PICC导管的穿刺位置,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16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遵照医嘱给予化疗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判定静脉血栓类型,再使用B超进行确诊。其中,红血栓的组成较为均匀,其白细胞和血小板散在性的分布于纤维素或是红细胞的胶状块内部;白血栓的组成部分是成层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素,只存在极少的红细胞;混合血栓的头部为白血栓,体部为板层状的白血栓和红血栓,尾部为板层状的血栓或是红血栓。

2.结果

在79例肿瘤疾病行PICC术患者中,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有16例,发生率为20.25%(16/79)。在所有并发静脉血栓患者中,乳腺癌为4例(25.00%),胃癌为3例(18.75%),肺癌为7例(43.75%),食管癌为2例(12.50%)。拔除PICC导管者11例,经3~9d的抗凝与降纤等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其余5例患者无需拔除PICC导管。21d后,为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静脉血栓彻底消失,且脑部或是肺部等器官并未发现血管栓塞。

3.讨论

3.1致病原因分析

一,血管内皮受损:临床中所使用的PICC导管均为高级硅胶材质,不会引发机体的强烈排斥反应。但是导管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会促使纤维蛋白大量汇聚到导管部位,形成纤维蛋白隧道。当血液内的细菌到达隧道周边时,便会直接被吞噬,进而形成血栓。此外,形成血栓与医护人员的不规范操作、PICC导管的具体大小有关。患者在长期带管期间,一旦出现不规范操作,便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2]。二,血液状态变化:在PICC患者中,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这会使其血液的流速变慢,进而引发静脉血栓。三,血液的高凝固性:并发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会加快促凝活性物质的实际分泌速度,激活凝血系统,且会促进纤溶活性抑制物的大量分泌。这会使患者的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使血流速度变慢,进一步发展为静脉血栓。四,药物影响:化疗药物,如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使血管壁薄弱,失去原有弹性,这是静脉血栓形成的有利条件。五,导管护理不当:导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常因无效固定、敷贴更换不及时、导管堵塞等问题引发静脉血栓。若导管的相关操作不规范,则会直接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3.2护理对策

一,心理护理:治疗前,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详细讲解导管的治疗目的、作用和临床效果,使其积极参与治疗。分析患者出现不同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个性化疏导。引用成功病例,提升其治疗信心。二,术后观察护理:术后24h,护理人员应反复观察穿刺位置有无肿胀、疼痛、出血或是硬结等情况[3]。观察患者的心率、体温和呼吸等生命体征,适当调节输液速度。若有异常,需立即解决。定时对患者臂围进行测量,记录其变化,以防止因血管内插导致血液循环补偿,最终引发肿胀症状。三,导管护理:有效固定导管,在穿刺以后,使用透明胶布敷贴穿刺点,置管后第二天换药;以后则1周更换敷贴2次。检查管道的畅通性,使用正确方法冲管和封管。告知患者在术后4h行前臂屈伸、握拳运动,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患者的穿刺点是否出现导管堵塞情况。四,感染护理:穿刺全程坚持无菌操作,留管期间应定时观察穿刺位置的皮肤情况,每日使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2次,保证穿刺位置的皮肤处于干燥、清洁状态,防止感染[4]。五,血栓形成后护理:若确定静脉血栓已形成,无论何种血栓类型,均应立即拔掉导管,并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原因,使其放松心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周,期间将患肢抬高,以20~30°为宜,禁止热敷或是按摩等操作。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常规,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与颜色变化。若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或是胸痛等症状,可能为肺栓塞,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给予应急处理。

总之,肿瘤疾病行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高凝状态、化疗药物使用、血管内皮损伤等。根据以上原因应采取导管护理、心理护理、感染护理等护理对策,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并发几率。

【参考文献】

[1]罗蕾,王国蓉,秦英等.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8):576-580.

[2]陆美艳,沈晓莉,姚惠芳等.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早期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8(13):1212-1213.

[3]王莉,田静,杜凌艳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2992-2995.

[4]张璇.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伴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31):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