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Ⅲ度压疮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Ⅲ度压疮的效果观察

周梁云丁凌彦

周梁云丁凌彦(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14023)

【中图分类号】R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36-02

【摘要】目的探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例Ⅲ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利福平治疗法。两组在性别、年龄、压疮分期,压疮面积大小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康惠尔利福平压疮换药疗效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据报道,目前医院褥疮发病率为3%~14%,如不及时治疗,坏死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骨骼,造成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压疮好发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病人,治疗的病程长,收效慢。其通常分为4期,分别是淤血红润期(I度)、炎性浸润期(Ⅱ度)、浅度溃疡期(Ⅲ度)及坏死溃疡期(Ⅴ度)。临床上以Ⅲ度压疮最常见。为了探求更好的关于治疗压疮的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16例Ⅲ度压疮患者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并与12例Ⅲ度压疮患者应用传统的利福平治疗法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康惠尔溃疡贴治疗效果比利福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28例33处Ⅲ度压疮患者,年龄38~96岁,平均年龄72岁。男16例,女12例,基础疾病为:晚期肝硬化11例,晚期肿瘤患者8例,偏瘫患者4例,克隆恩病患者2例,股骨颈骨折1例,髋骨骨折1例,短肠综合症1例。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6例,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传统的利福平治疗法。两组在性别、年龄、压疮分期,压疮面积大小及基础疾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观察组:(1)清洗伤口。未发生感染的伤口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有感染的伤口先用0.5%碘伏棉球进行擦洗,以消毒创面,然后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将外贴康惠尔溃疡贴(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压疮渗出物多时需每日更换1次,一旦溃疡处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渗出物减少,则2~5d更换1次即可,也可根据敷料上药物消耗情况(敷料呈奶白色或透明色)决定更换时间。对照组:(1)清洗伤口,方法同观察组,然后将利福平胶囊去壳,把粉末均匀的涂在伤口,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渗液多时或敷料脱落时及时更换。两组均给予气垫床,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时翻身(一般每2h翻身1次)。床头设置翻身卡,记录卧位、翻身及皮肤情况,同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加强局部皮肤按摩,每次翻身后要给予按摩(每次10~15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需增加营养,以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1.3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经治疗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经治疗后创面缩小明显,有较多的肉芽生长。有效:经治疗创面腐烂组织已清除,分泌物减少。无效:治疗前后创面无变化。

2结果

表1两组压疮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

表228例病人在治愈时间、工作量、敷料费用的差别

表1,观察组中,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12(75%),3(19%),1(6%),0(0%)。而对照组,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分别为5(42%),4(33%),2(17%),1(8%)。采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和X检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程度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1)。

表2,观察组中在治愈时间,工作量及费用上占明显的优势。

3总结

康惠尔溃疡贴是一种活性亲水性敷料,能吸收溃疡渗出液,形成凝胶,使溃疡处形成湿润环境达到自溶作用,促进溃疡洁净,而且湿润环境可保护肉芽颗粒及新生皮肤不会因更换敷料而撕裂新生组织,有助于溃疡早愈。康惠尔溃疡贴外层为柔软有弹性的防水隔膜,能隔绝细菌及污浊物污染溃疡处,另一方面因它的密封效果在溃疡表面产生微酸性的环境,可抑制细菌生长。利福平有消肿、抗炎、促进疮面愈合的作用,而康惠尔溃疡贴为创面创造出一湿润而无大气氧的环境,有利于创面毛细血管增生,避免结痂,促使溃疡一次性愈合。康惠尔透溃疡贴具有粘性、弹性和透明性,易观察伤口情况和病人的活动。换药次数较利福平治疗方法明显减少,溃疡渗出物多时需每日1次,一旦渗出物减少可2~5d换药1次,大大减少了换药次数,从而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惠尔透溃疡贴易于被病人及护理人员接受,而广泛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扬惠华.课题小组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43.

[2]潘琴环.张慈凤综合物理治疗与康惠尔系列对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