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

李傅良

(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桐乡31451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BA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进行B超、CT诊断,将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做比较,分析对比两种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超声诊断出有55出损伤,诊断符合率为74.32%,CT诊断出68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1.89%。在对64处损伤中,超声、CT诊断中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使用CT和超声均可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CT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诊断。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若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使用CT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内脏;CT;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54-02

腹部闭合性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属于急腹症的一种,患者常常还伴有内脏受损以及多个器官受损,病情变化快,预后效果差[1]。根据相关研究发现,BAT合并多个脏器损伤的患者中,死亡率高达10%。在患者患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提高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情况。但BAT患者入院后由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极易掩饰脏器损伤真实体征,加大漏诊几率。因此,对BAT患者的脏器损伤、位置以及严重程度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探究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治疗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3例,年龄在18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43.15±3.76)岁,患者受伤到入院的时间在35min到14h之间,车祸伤41例,挤压伤12例,高处坠落18例,击打伤5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通知书。

1.2检查方法

1.2.1超声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从横切面、纵切面等多个方位进行对腹部的扫描,观察腹腔中是否存在积液、脏器实质位置以及形态变化。

1.2.2CT检查:从剑突到耻骨进行扫描,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观察患者丝包膜血肿以及脏器水肿、形状以及异常气体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CT对BAT合并脏器受损的结果

根据手术结果作为标准,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腹腔脏器挤压出现损伤的情况,患者中脾、肾、肝等实质性脏器损伤较为常见[3]。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临床症状复杂,单纯使用体格检查的误诊率较高,不能在早期进行有效治疗,会导致疾病死亡率增加。

在临床上对BAT的影像学诊断的方式很多,X线、CT以及B超等都能进行,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X线的阳性率较低,因此会降低BAT患者诊断准确率。B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在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进行超声扫描期间能够对脏器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对相关脏器以及功能损伤情况进行探查[4]。在超声诊断患者中,诊断率为84.21%,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表现出肝、肾、脾胰腺体积增加大,有不均匀回声出现,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超声诊断出有55出损伤,诊断符合率为74.32%。

CT诊断也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中有着很大优势,在CT诊断患者中,诊断率为89.47%,和超声诊断比较符合率更高;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CT诊断出68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1.89%,才CT诊断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脏器损伤情况、损伤范围、以及出血等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诊断过程中,受到体位影响较小,图像的内容信息丰富,能够清楚看到各个脏器以及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5]。在脏器中,肝、脾、肾都为实质器官,在CT影像中表现较为相似,体积增加能够见到不均匀密度影,但在胰腺中,CT征象会出现延迟,会影响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使用CT和超声均可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CT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诊断。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若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使用CT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黎肈成.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6):1020-1021.

[2]戚淑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超声及CT影像表现与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03-105.

[3]王宗明,王静,李必宏,等.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2):74-75.

[4]张艳华.床旁超声对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22):34-35.

[5]张健,郭新友.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