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邓凯许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测45例原发性肝癌和48例肝硬化疾病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以上指标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AFP-L3比值及GPC3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高于肝硬化组。结论:检测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可用于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疾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AFP-L3比值;GPC3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32-02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PHC)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主要来自于肝癌细胞,其水平随着癌细胞的生长呈线性升高[1]。人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或癌旁肝组织中不表达[2]。本研究旨在探讨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中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病患者9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3±4.7)岁;结节型17例、块状型13例、弥漫型15例;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并通过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3]。肝硬化患者48例,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4]。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45例,各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得到所有研究对象的许可。

1.2方法

GPC3采用ELISA方法测定。AFP-L3检测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AFP-L3的纯化按参考文献进行[5],纯化后的AFP-L3和原始血清中的AFP水平采用罗氏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并计算每份标本的AFP-L3比值(AFP-L3/AFP)×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AFP、AFP-L3比值及GPC3水平比较

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6,6.85,PAFP-L3<0.01);(t=7.42,26.70,PGPC3<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分别与肝硬化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2,18.70,P<0.01)],见表。

表各组AFP、AFP-L3比值及GPC3水平检测比较

2.2各组血清AFP、AFP-L3比值及GPC3灵敏度比较

血清AFP-L3比值、GPC3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灵敏度分别为[23/45(51%),33/45(73%);2/48(4%),2/48(4%)]。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比值及GPC3灵敏度分别与肝硬化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4,47.34,P<0.01)。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二者鉴别常有困难,有研究表明AFP-L3比值≥10%时与HCC呈明显相关性[6]。研究显示,AFP-L3比影像学可以提前3年半预警HCC发生[7]。另外的报道显示AFP-L3的检测能够在肝硬化患者高危人群中发现直径<2cm的HCC[1]。本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癌组AFP-L3比值显著增高,AFP-L3比值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说明AFP-L3比值检测可用于早期肝癌的诊断。

有研究显示,肝癌病人血清中可溶GPC3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病人及健康对照组,且GPC3检测的敏感性优于AFP[8]。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发现40%~53%肝癌患者血清GPC3阳性,而在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仅1例阳性,正常人血清中未检测到。本文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血清GPC3水平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提示血清GPC3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

综上所述,血清AFP-L3比值及GPC3水平的检测可用于早期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李鲁平,谷海峰,陈霖,等.甲胎蛋白异质体L3对低浓度甲胎蛋白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6):452-454.

[2]赵衡,葛超,李红,等.DKK-1、DKK-2和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2010,30(5):428-432.

[3]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J].肝脏,2000(4):257-263.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肝脏,2000,6(1):65-67.

[5]许文芳,费迎明,周建康,等.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4):286-288.

[6]蒋英,谢延,官贺,等.AFP-L3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9:292-293.

[7]殷正丰.甲胎蛋白异质体作为肝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1):1-3.

[8]许方,李晓兰,吴小利.血清GPC3与AF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比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