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模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刚柔并济”模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探析

魏蓉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710055

摘要: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采取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刚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柔性管理则是刚性管理工作的“润滑剂”,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刚柔并济”管理模式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宝。本文从“刚柔并济”思想源头出发,阐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理论内涵、特征和优缺点,进一步论述“刚柔并济”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要则,最后分析“刚柔并济”模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期望“刚柔并济”管理模式能够在企业管理中不断被认可采纳,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刚柔并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则;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人才命脉是核心,该引进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优化什么样的人、开发什么样的人?探索如何才能科学合理配置和管理企业发展人才需求是企业必然课题,而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才是解决之道。单纯的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都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企业人才管理要求,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并深入贯彻落实作为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式,才有可能持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赢得更多发展机会,实现整体实力增强。

一、“刚柔并济”思想渊源

“刚柔并济”语出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事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相互配合,实现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以达到恰到好处[2]。刚柔并济的综合管理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企业的新模式,它是指以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规章制度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进而使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组织意志相协调,最后达到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

二、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理论概述

1.刚性管理

(1)刚性管理涵义

刚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这种管理理论将人视为“经济人”,强调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具有官僚性、效率性、纪律性特点。刚性管理的要义是用制度去管人,制度面前不讲人情,不讲关系,不分尊卑,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人人各司其职,责任分明[3]。

(2)刚性管理特点

其一、刚性管理的组织结构是垂直型的,等级分明,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其二、刚性管理是一种强势管理,出发点是企业制度,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命令、监督和控制;其二、刚性管理以物质激励为主。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难以激发员工持久工作热情。

(3)刚性管理优缺点

刚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管理方式的长处在于实施严格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更加规范化,使员工与组织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关系易于协调;其中制定的关于员工工作量化考核标准极大地给考核工作带来便利。但这种管理模式也不断显示出很多的弊端,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

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造成人文关怀的欠缺;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造成企业内部灵活性变差,加剧了组织僵化的可能性;企业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权利责任的不对等,容易造成工作冲突。

2、柔性管理

(1)柔性管理涵义

柔性管理理论基础是行为管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以梅奥和马斯洛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以非强制为手段,以人为中心,对人的心理因素越来越重视,通过为员工营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不断在员工的内心之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说服力,将组织意志不断转化为个人主动意识,促进组织既定目标的实现[4]。

(2)柔性管理特点

其一、组织结构扁平化。下级管理从原来单一性的执行功能转变为综合性的事务决策与处理,有利于培养管理型人才;其二、管理理念人本化。多数人的意志取代“长官意志”,促进企业决策的柔性化;其三、管理激励方式科学化。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嘉奖,让员工舒心工作,让企业发展壮大;其四、管理效果的持久性。更加注重心理管理,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组织承诺;其五、管理手段的无形化。通过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因素、道德因素、心理因素等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无形说服力,激发每一位员工不遗余力地为组织创造价值[5]。

(3)柔性管理优缺点

其一、柔性管理满足了员工的高层次需要,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工作责任感,发挥其天赋,挖掘其潜能,有利于为企业做出成就,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其二、有助于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不断提升。在制度性约束的刚性管理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实现柔性管理,摒弃刚性管理的柔性管理会有以下缺陷:第一、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造成员工彼此冲突;第二、工作标准缺失,给员工绩效考核和绩效评估带来困难。

3、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辩证关系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在企业建立初期,刚性管理非常重要,企业要立规矩,让规矩成为企业硬性约束,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奠定一个制度基础。柔性管理在这个阶段是辅助作用,主要通过柔性的手段,如宣传、倡议等辅助人们对刚性规范了解及理解,减少刚性管理执行阻力。当企业建设具备一定基础后,关注柔性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只有通过柔性管理使执行者接受,使广大民众信服,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发展。虽然不同阶段对两者有不同侧重点,但两者又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刚性管理需要柔性管理进行辅助,柔性管理需要刚性管理进行保障。

(2)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刚性管理是企业初期建设最有效、最快速的手段,很多员工的不自觉行为和不良行为等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但必须认识到制度约束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是当前法律和制度未曾全部涉及到的。从长远来看,制度更多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企业发展最终是要规范人心,使人们自愿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彰显良好风气,这就需要柔性管理的实施,企业建设和发展需要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作为现实保障,才有利于企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实现飞跃发展[6]。

4.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刚柔失调”问题

企业管理模式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向刚性管理转变,再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改变。最原始的企业管理行为完全是个人经验的表现,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直接标志科学管理阶段的开始,狭隘的经验管理模式受到极大冲击。泰勒模式改进了每个要素的具体操作方法,有效提高了产品产量,推动了西方工业化进程。随后发展的以制度为中心,借助制度条约、纪律监督、奖惩制度的刚性管理模式是泰勒制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中后期,由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柔性管理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刚性管理弊端尽显,这本被誉为“21世纪管理学圣经”的书就曾指出:“领导者风格、沟通态度、企业文化、员工士气等软性因素变量在美国许多大型知名企业决策制定中占到了90%”[7]。

赋予刚性管理以某些人性,才能将管理做的更完美,更贴近人性,更符合企业实际。当然,这中间找到平衡点很重要,即做到刚柔并济特别重要。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学者、管理者、企业主也曾在管理理念方面出现过刚柔偏颇的现象。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的严刑峻法就是刚性管理的极端,而汉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又是另外一个极端。我国早期企业建设多是强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依靠企业高层权力进行程序化管理,有组织、有纪律、奖赏分明等“刚性”因素占多数,“柔性”因素很弱。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外来思想的影响,继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似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呈现出“刚柔失调”的态势。“刚”与“柔”哪边都不能偏,只有两者相济才是最佳办法。“刚柔并济”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应用就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三、刚柔并济”管理模式实施要则

1、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西方国家大都采取以柔性管理为主,刚性管理为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模式,将员工看作是实现企业最大经济利益的人才,他们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但我国企业所处国情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必然要立足实际,具体分析,切勿盲目照搬照抄它国管理模式。当然对于某一企业来说,它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组织文化特色,如华为的“狼性文化”、“床垫文化”,但也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融入新内容。应用“刚柔并济”管理思想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实际灵活运用,随时随把握这一原则,采取刚柔并济是以“刚”为主,还是以“柔”为主?切不可生搬硬套,陷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泥潭。

2.并进性原则

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柔”就为其根,“刚”则为其冠,失其柔,必为无本之木;缺其刚,难成栋梁之材,需将二者有机融合,并步推进,做到根深冠正。企业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还要将企业价值观内化于员工。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不能顾此失彼,让企业内聚活力,外成方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持久的发展动力[8]。

四、“刚柔并济”模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探析

1.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地平线——建立制度

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的不能停留在过去想法,也不能局限于眼前情况,一蹴而就就想实现企业美好未来的想法是完全不行的,企业要吸取过去发展经验教训,立足于现在实际状况,还要放眼于长远未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企业管理长效机制,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据可依,将严格的考勤考责与各层级从业人绩效挂钩,融为一个整体,彼此协调照应。靠制度管人管事是企业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的首要特征,摒弃胡管乱管的的习惯,把制度建设视作企业行为标准的地平线,成为企业不可逾越的红线。

2.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线——因地制宜

企业发展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人文、地域、历史背景,在推动企业规范化进程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难题。解决企业过去遗留问题、重视现在发展趋势,提前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层级、分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地去切实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一个合理地培训周期,让培训成为员工的福利理念。让这一举措成为管理者的惯用使用方法,解决问题的法宝,提供拥有同一个未来的水平线。

3.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压线——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则可以拉近管理者和员工距离,让员工更加有归属感,而不是抵触感。让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的沟通管理上找到一定的切合点和沟通交流方式,在专业领域内,更容易让管理者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让员工给予上级管理者更大空间的理解,明白制度的刚性和柔性之间构筑的是一道不能触及的规范化管理的高压线,进而逐步培养成尊重制度、敬畏制度的从业习惯,树立起牢固的依法治企、依法从企,靠制度规范企业和自己的从业行为。

所以,在企业规范化管理中既要强调必须完整地承认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个性,让刚柔并济模式更好的优化和盘活企业现有人力资源。

五、结论

一张一驰,乃文武之道;刚柔并济,为管理之策。把水装进不同的容器即成为不同的形状,员工置身于不同的管理之中亦会表现出不同的管理风貌。企业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面对新的形势,把握运用好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的优势,内外兼修,刚柔并济,企业这棵大树方能根深叶茂,基业长青,在未来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也能经得起挑战,顶得住风雨,走的更稳更快更长久。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两会在广东代表团审议发言[EM/OL].http://www.ChinaXinHuaNet.2017.3.7

[2]何光明,试论刚柔相济的综合管理思想[J].经济师.2012.7

[3]高志强,企业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提高策略[J].经营管理.2018.4.3

[4]苏乐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7(23)

[5]王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方经济.2016(12)

[6]欧恩辉,柔性管理在廉政建设中的应用[J].廉政文化研究.2015(5)

[7]彼得.圣经.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63-164

[8]徐容花,“刚柔”并进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方略.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