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防控

冀晓英

冀晓英

(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肠道病毒引起的。该疾病常见于五岁以下儿童,其病情迅猛,易导致患儿死亡。由于该疾病传播速度快且潜伏期短、极易形成流行趋势。因此,家长应提高重视程度。疾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宣传教育,避免儿童传染手足口病。

【关键词】手足口病;观察;预防隔离

【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337-02

手足口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长期发热,起病急促,患儿的口腔黏膜、脚掌、手掌等部位出现米粒般大小的散在疱疹,且疼痛感觉明显,疱疹周围出现红晕及炎症,疱疹内部有少部分液体,以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为主,严重者可累及膝部、臀部,一般治疗后7~10天治愈[1]。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控制疾病发展,防止疾病蔓延,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尤为重要。

1.首检观察

1.1早期手足口病患儿除观察有尿黄、头疼、呕吐、恶心、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发热等感冒症状外,还需严密观察手足口臀等部位的"四不象"疹子(不象蚊虫咬、不象药物疹、不象口唇牙龈疱疹、不象水痘且有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以及与口蹄疫、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颊炎、水痘在形态特征上的鉴别进行分诊: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春季发病高峰,4岁以下占此病的85~95%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足、臀、膝部丘疹,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一般病程一周左右。

口蹄疫:由病毒引起,四季均可发病,成人多见,常与病畜接触过,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而感染,口腔黏膜疹易融合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冬春两季多发,单独发生在唇及口周皮肤黏膜,先是出现散在红色斑疹,很快斑疹上形成散在或成丛的小水疱,周围有红边,初起是发痒,继而有痛感,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溃疡迅即结痂,数日脱落自愈。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于CoxA组病毒诱发的炎症,病毒常见于口腔后部(如悬雍垂、软鄂、扁桃腺),很少见于颊黏膜及齿龈。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有高热,皮疹发生于头皮、躯干受压呈向心性分布,但掌跖少见,水疱胞浆清澈、透亮、饱满,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皮疹分批出现,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的皮损,病程2~3周,传染性强。

1.2病情观察

导致患儿诱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具有入侵其心脏和脑部的能力,可诱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患儿在患病时的早期表现有呕吐、剧烈头痛、高热、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嗜睡或哭闹不安等症状。所以门诊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密切观察和监测候诊患儿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皮疹消退和有无腹泻的情况,从而做好合理预检、分诊、候诊和疏导,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及时做好疫情通报,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如有并发症的发生,可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并协助急转定点医院治疗。

2.预防控制

因此病毒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也可直接接触传染,是婴幼儿普遍易感的传染病之一,所以预防控制首先是要勤洗手,其次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人群密切接触传播[2]。

3.消毒隔离

该病一经发现立即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隔离期为2周,与患儿接触过的人员应立即在流动水洗手,再用含二氯异氰尿酸钠类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隔离期间要对患儿口、咽腔排出物、血液、呕吐物及粪便排泄物用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方可清理。可能污染的日用品、玩具、食具及便器也应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檫拭或浸泡3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至20分钟,也可用25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不宜清洗的物品应放置于阳光下进行曝晒,并隔离密切接触患儿的家属7~10天。同时应严格执行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诊室地面和工作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檫)2次以上,并保持干燥,(将使用过的拖把采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清洗,未经消毒处理的拖把严禁拿到别处使用),诊室要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30分钟;转出患儿要做终末消毒。

4.对症护理

4.1发热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通常为中等发热或低烧,无需相应的处理。对于体温<38.5?的患儿可采取多喝水、勤测体温、洗温水浴,同时配合物理降温(温毛巾擦拭全身大血管处)。对于体温>38.5的患儿按医嘱采用退热剂降温。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做好预防措施。

4.2口腔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出现哭闹不眠、拒食、流涎等现象,因此护士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采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或采用沾了生理盐水的棉棒擦拭口腔,也可采用富含锌的和维生素B2的治疗口腔溃疡药膏、鱼肝油或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2外加超生雾化辅助吸入,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早日愈合糜烂的伤口,从而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3皮疹护理

因疱疹破溃极易感染,所以患儿应衣着宽松、柔软、舒适,做到勤换;被褥要清洁;指甲需剪短,必要时应包裹患儿双手,防止其抓破身体上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止痒;如有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碘伏消毒局部,防止感染。

4.4饮食护理

患儿如出汗较多,摄入水无法保证,且4~6小时内又无小便,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到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因咀嚼吞咽困难、口腔疱疹疼痛、发热、而出现拒食、厌食等现象,会造成其酸中毒和脱水,应及时采取补液,纠正酸碱平衡[3]。一般不愿进食时,应适宜给予吃清淡、易消化、柔软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鼓励其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和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禁食过咸、辛辣、油腻、煎炸烤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恢复期可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进餐要遵循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少食多餐的原则。

4.5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常受疼痛的刺激,使得其出现恐慌紧张等心理,经常哭闹不止,无法安静的接受医生的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应保持和蔼、热情、情切的态度,用自己的言行取得患儿的信任,

以减轻患儿的紧张心理;治疗时,护士因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促使患儿情绪稳定,以避免其哭闹;同时应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与睡眠时间。

5.健康教育

该病是婴幼儿期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家长2周内勿带患儿到幼儿园或公共场所。同时医护人员应教会家长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并注意饮食调理;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遮掩口鼻,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及时对患儿的餐具、用品、呕吐物、及其容器粪便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衣物、被褥等要置阳光下暴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注意患儿的营养和休息,避免其过度在日光下暴晒,防止其过度疲劳、而降低机体抵抗力;与该病患儿曾有过密切接触的健康儿,可口服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鲁斌,申秦华.成都市武侯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

[2]孙立梅,邓爱萍,康敏.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2011,37(04).

[3]马知恩.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