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原理解析有偿家教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用经济学原理解析有偿家教问题

高玉洁

高玉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分校,江苏南京210014)

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政策后,一时间教师是否可以从事有偿家教的问题,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对于该问题山东省明确表示反对,浙江省采取有条件许可的态度,随后教育部又做出了和山东省相同的规定。

反对者认为: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得到提升,教师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时间的教学工作上,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赞同者认为:教师也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家教工作,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

笔者赞同教师有偿家教,当然前提是教师首先得把本职工作干好,不能上课时不讲留到课后去讲,这就严重丧失了教师应该有的基本职业道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这种行为严厉打击。但是如果教师做好了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去赚钱,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诚然像反对者说的那样,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确在一定程度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有钱人家的孩子比没钱人家的孩子受到更多的教育。但是,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钱人家的孩子业余时间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等等,没有钱人家的孩子的确没有这样的机会,这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政府又怎么去调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不是创造了公平,而是导致了更大的不公平。我们知道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供给增加,而导致需求减少;价格的降低会导致需求的增加,而导致供给减少,所以随着价格和供给的不断变化最终会得到均衡价格P1。一旦政府明令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就会导致只有部分胆大的教师还敢从事有偿家教,而大部分教师退出家教市场,供给曲线从供给1移动到供给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从P1移动到P2,价格大幅上涨,这就会导致部分小康家庭不能支付家教费用而不给孩子做家教,有偿家教真正成为有钱人的特权,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那么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实行教育的公平呢?

第一,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市场的供给。我们知道,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对教育投入是恒定的,不会因为价格高而供给多,也不会因为价格低而供给少,所以公立教育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当政府投入不足,供给曲线为供给1时,家长需要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必须支付P1的价格,这个价格高于家教市场价格,所以家长们会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如果政府加大投入供给曲线由供给1移动到供给2,那么均衡价格变为P2,P2低于家教市场的价格,家长就不会再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事实上那些政府投入多,教育资源丰富,实行小班化的学校,不论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学生都受到较好的教育。所以学生的表现要好于大班的学生,家长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的比例也少。(注意:本节讨论的均衡价格P1,P2不含义务教育的基本费用,这部分费用是政府标定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而是指择校费、红包等家长为让孩子在学校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而支付的额外的费用。)

第二,政府应该放开培训辅导班市场。政府放开家教市场给予更多民办培训机构颁发教育许可,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家教市场的供给,供给曲线从供给1移动到供给3,市场均衡价格也从P1移动到P3,价格降低导致需求增加,这就使得原本因为经济原因不能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的家庭支付得起费用,使得更多的孩子能够得到额外的教育机会,教育也变得更公平一些。同时在职教师因为家教市场的价格低而退出该市场。

第三,其实也是最重要的,政府应该引导民众的需求。所有的家教需求都来源于上大学的需求,上大学的需求又来源于改变命运的需求。在中国不上大学意味着将来只能够当工人,而当工人意味低工资、高负荷的劳动。中国过去对工人实施低工资政策,这种政策对于中国的外贸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普通工人的需求减少,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这就需要政府提升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给予他们发展机会,引导年轻的学生去读技校,而不全是去读大学。政府引导民众对上大学的需求,这样那些成绩差的、上大学机会少的学生,就没有必要通过大量课外辅导来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使得家教的需求大幅减少,需求曲线从需求1移到到需求2,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由P1移到P2,价格降低会使教师退出家教市场。

所以,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市场需求引起的,简单地限制在职教师不从事有偿家教是不能够创造公平的。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投入和放开教育市场,增加供给;在提升工人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引导对教育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