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参与血液科药物不良反应处置的体会

/ 2

药师参与血液科药物不良反应处置的体会

王会品李雷可

王会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

李雷可(郑州职业病防治院45000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近两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药品不良反应154万份,因药物不良事件导致的,或者跟用药有关的死亡病例约1100例[2],以及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云南开远刺五加新疆糖脂宁胶囊假药事件、双黄连严重不良事件等药品相关的严重患者损害事件等,促使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加强临床安全用药管理;也促进了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药师由幕后转到了前台,进入临床与医师一起开创合理安全用药的局面[3]。

血液科患者大多为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并发症较多,用药也较多,疗程也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越大,给临床的药物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临床药师药师作为提供药品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和指导者,参与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等每一个环节,积极防治ADR,为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指导医师、护士、患者会理用药已是医院药师的重要职责。现将我院临床药学参与血液科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部分典型药物不良反应处置情况及体会予以报道。

1临床药师参与的部分典型病例

患者姓名:男26岁,以“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41月余”为主诉入院,行骨穿、骨髓活检,染色体分析等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4,予DA方案一疗程未缓解,后又予“FLAG”方案一疗程达完全缓解,“FLAG”方案巩固一疗程,化疗结束第12天出现高热,40℃左右,纳差,肛周疼痛,考虑为粒缺期(WBC0.3×109/L)合并肛周感染,予依替米星针、美罗培南针等联合抗感染,症状明显好转。化疗后第17天,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因子(特尔津)300ugiHqd,第4天(4月22日)6:30用药,用药后约2个多小时(约9:00)出现骨痛、胸痛、腰痛,呼吸困难,持续冷汗,并逐渐加重,波及全身骨骼。9:30应用氯诺昔康针16mg+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推,效果不明显;10:30给予奈福泮针20mg,肌肉注射,效果不佳,患者诉全省疼痛难忍;11:45给予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针50mg,症状缓解约10分钟,之后持续疼痛。

4月22日,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对患者的病情及用药进行分析,考虑:①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M4”,相继给予DA、FLAG化疗。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限制性毒性反应,是化疗增加剂量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多首先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继而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出现全血减少。化疗结束第12天,患者WBC0.3×109/L,出现粒细胞缺乏期,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高白细胞。该患者用药前三天未出现明显不适,第四天,用药约2个小时相继出现骨痛、胸痛、腰痛,呼吸困难,持续冷汗,并逐渐加重,波及全身骨骼。而重组人粒细胞击落刺激因子半衰期为半衰期约为3~5小时,皮下用药吸收良好,达峰时间为为2~8h,与患者症状出现时间相符,故考虑患者出现的骨痛、胸痛、腰痛等症状与药物有关[4]。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后主要分布在肾脏、骨髓和血浆中,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的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会有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的现象[4],与患者出现的症状相符。③疼痛分三大类疼痛,即(1)肿瘤本身引起浸润、压迫等;(2)治疗肿瘤引起的:手术、放化疗药物等;(3)其他原因:骨代谢异常等。患者骨痛考虑与本身急性白血病有关,极可能与药物有关。但目前需解决病人的疼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止痛。

临床药师建议:①给予盐酸吗啡针10mg泵入,必要时给予芬太尼针0.1mg静推;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用药后以氨基酸代谢途径被降解,并主要由尿排泄,故加大液体量,加速药物排泄。③止痛药物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后患者自诉疼痛减轻,4月26日,临床药师随访患者,患者疼痛消失。

2临床药师参与ADR处置的体会

2.1直接参与临床,及时处理ADR

既往的ADR大多由药剂科一线药房药师针对患者退药上报,或是完不成任务强压给临床各科上报ADR,药师仅是负责收集、整理,缺乏主动性。临床药师积极主动下临床,化被动为主动,直接面对患者,参与ADR处置,确保了ADR工作的及时性、实时性、真实性[5]。

2.2加大宣传工作,正确认识ADR

“患者不知情,医生怕惹纠纷”是社会面对ADR的普遍现象。企业及医疗机构等很多单位及个人都认为“上报没好处,不报没坏处”;另外,“哈二药”事件的医院承担大量费用的最终判决更是为有价值的ADR的上报设置了一道屏障,从而致使绝大部分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漏报,或者滞后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及知识讲座,使医务人员甚至是社会加深对ADR的认识,提高报告ADR的自觉性。

2.3提高专业素质,及时查阅文献资料,参与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药源性疾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在临床上,药源性疾病常与其它疾病相混淆,造成疾病诊断困难,治疗也因此延误。在上述病例中,疼痛可能有疾病本身或药物引起,故临床药师或相关监护人员要具备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知识,要有正确分析药品ADR报告资料的能力。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本病区常用药品的ADR,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医生提供完善、准确地信息,以保证患者有效地治疗。

2.4关注药物信息,及时发现新的ADR

办法[1]中规定: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在工作中,除了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还要关注各种药物的进展情况,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有关ADR的相关信息,并与临床治疗相关的内容,定期做出小结。如药物警戒中曾公布加替沙星对血糖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应及时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避免糖尿病病人应用等。又如病例中临床药师及时快速的查找文献,向医师及时提供药品及ADR相关文献信息,这不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

2.5及时药学查房,分析患者用药,预防潜在ADR

卫生部要求临床药师80%的时间要呆在临床,而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职责就是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用药问题,加强药物合理应用;临床药师在查房后,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医生沟通,发出警示,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减少ADR发生。

2.6建立ADR随访制度,评价预后情况

临床药师在查房中发现的ADR问题,一方面将自己对ADR处置建议与医生交流沟通,另一方面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实施动态跟踪监护,留意ADR预后情况,并建立ADR处置档案。对于门诊或出院患者,临床药师可以通过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随访,确保收集到ADR的全面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用药隐患。

3小结

新世纪的医院药学工作不仅是提供合格的药品,更重要的是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和进行ADR监测,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医院的ADR监测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药师的服务功能,在其深入临床查房过程中,积极宣传ADR监测工作,不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履行报告职责的积极性,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ADR事件并正确填写报告;收集、整理全院近期ADR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提高可引起ADR高发药品的警惕。

目前,我院药师通过深入临床,积极主动与医师共同应对和避免ADR,协助医师制定应对ADR的处置方案,大大缩短了医师和药师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医药护之间的关系,为逐步完成由药师向临床药师的过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同时也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架起了一道相互信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2011:5.

[2]卫生部.卫生部2011年4月11日新闻发布会实录[S].2011:4.

[3]LaventurierMF,TlaleyRB,HeinerDL,etal.Drugutilizationandpotentialdrug-druginteractions[J].JAmPharmAssoc,1976,16(2):77.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39.

[5]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J].医药导报,2007,2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