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以礼为教”教育思想对中学生的正面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张载“以礼为教”教育思想对中学生的正面引导

谢如钰

谢如钰(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强华学校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24-01

“礼”是宇宙法则和社会政治秩序的集中表现,实现社会教化的根本途径就是知礼、学礼、践礼。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中学教师与班主任,我深切地感觉到,大儒张载的礼教思想可以帮助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人的内在德性,从而引导中学生的求学之路和为人之道。我们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在成长期的人生观、价值观未定时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张载曾经替历代读书人说出了一番经天纬地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习主席对我们中学生有着更明确的要求,当代中学生,应努力学习,为实现强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的传承者,从小树立远大抱负,以礼为教,造福于民。

首先“礼”是传承与发扬。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维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经学理窟》)。即使是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圣人君子,也必须学礼、知礼并依礼而行,如此才能一贯道义于天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礼仪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们的学生将来也会走上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也可能只是一名普通公民。然而无论将来如何,有一样亘古不变也是我们始终贯彻的,便是需教其先成人,而后方谈教其成才。如果我们只是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成绩上而放弃了对于学生在成长期的人生观、价值观未定时的思想活动的关怀,那么我们精心培育的希冀它成为参天大树的人,不仅不能利用他的枝叶为社会造福利为他人带来荫凉,反而很有可能他的这片荫凉会给社会带来阴影,成为抹之不去的阴影,这无疑和我们的“以礼为教”背道而驰。今天的学生们虽然很少有如此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是也绝不应该成为考试的机器,或只知道将青春的热度挥洒在虚无暴躁中,前者缺失创造力和抗挫能力,后者缺失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心,没有思想,没有强大而丰富的精神土壤,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迷失、会彷徨,甚至会走上不归之路。对这些鲜活的生命而言,这将是一笔无法计量的损失和无法抚平的伤痛。教育重在育人。加强“礼”的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

其次,“礼”是自我修正,循序渐进。

孔子说:“礼者何也?即中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管子也说“礼者,因人之情,象义之理,而为之节乐者也。”所以,礼仪是治事待人的准则,亦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身为礼仪之邦的华夏子孙,礼仪修养应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生从小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中长大,他们顺从,学习好,但是除了学习他们缺乏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创造力,也丢失了对他人对社会基本的人文关怀,接受不了挫折和人生必须的磨砺,变得冷漠、自私、懦弱,这是我们教育成绩的成功却是我们育人成绩的失败。还有些学生创造力十足,却是将其用在如何破坏上面,挥霍青春,不注意言行举止和纪律,变得桀骜不驯,狂妄暴躁,这又是我们教育成绩和育人成绩的双重失败。因此,通过学礼、知礼和行礼,不断学习,实践与修正自身的品德和行为,从实事求是出发,努力完善自身。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方向,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是他们的麦田守望者,温柔的悄悄的守护者,为他们立心、为他们立志、为他们立向,让他们不断学习与自我修正,在这如丝的“礼”风中,最终春风化雨潜入心田,滋养出一朵朵灿烂的青春之花。

第三,“礼”是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然而,过多的口头说教只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们反感,为人师长,就该有“人师”的模范作用,言传身教,以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把师德规范浸润到我们的言行中,这些又将是学生们学习、思考、模仿的良好榜样,身不正,不言教,此之谓也。其次言传也不可不做。毕竟语言是教育的载体,只是这个言传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式的说教,或者是有口无心的应付了事,我们不要俯视他们,也不应该仰视他们,而应该以一个平等的眼光,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们去探讨人生的方向,这样的方法也许会使他们自己学会去积淀自己的内心,氤氲出人生的芬芳。同时,家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极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孩子心灵是否能够在阳光下汲取足够的养分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注意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畅通、积极的沟通、双方随时将孩子在学校、家庭中的情况反映给对方一起携手为孩子留下一片健康的、蔚蓝的天空,让他们去自由展翅。

总之,“礼”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应加强“学礼,知礼,行礼”的思想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未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