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 2

桂枝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甄印辉赵伟红

甄印辉赵伟红(吉林省永吉县医院吉林永吉132100)

【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17-02

古今医家擅用桂枝者,莫过于宗师张仲景,仅以《伤寒论》而言,全书载方112首,桂枝汤类方就有20余首,是仅次于甘草的最为常用的药物。桂枝味辛甘,性温,入心肺膀胱经,具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六大功效[1],被宗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中,研究仲景对桂枝的运用规律,对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继承经方的精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仲景应用桂枝与不同药物配伍,进行初步探讨。

1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

桂枝、芍药相配,组方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清代柯韵伯《伤寒附翼》评论桂枝汤说:“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仲景在太阳中风本证中指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可见桂枝汤是治疗风邪袭表,卫阳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营卫不和之太阳中风证的首选方。调营卫以桂枝、芍药为代表药物[2],桂枝辛甘温,解肌祛风通卫阳,芍药酸甘寒,敛阴和营散血滞,两药合用,于发汗之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在解肌祛风的同时,时刻注意扶正,调整阴阳平衡,因此还常被用于治疗营卫不和之汗证,体现了桂枝汤有表解表调营卫,无表补虚调阴阳之意。

2桂枝配麻黄,相须为用

桂枝与麻黄同为辛温解表药,麻黄辛温发散,具有发汗解表,平喘利水的功效;桂枝辛散温通,可外行肌表而奏解表之效,亦可和营通阳助麻黄以发汗。二者组方麻黄汤,对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诸证疗效显著,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桂枝中的挥发油能够刺激汗腺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故能发汗解热。

3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

桂枝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和中,二者辛甘化阳;且桂枝色赤入心,可复心阳之虚。组方桂枝甘草汤,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所致的心中悸动不安,欲得按而止;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虚心神浮动之心神不宁,烦躁不安之症;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心阳不振,不能温通血脉之心动悸脉结代之症。

4桂枝配枳实,通阳散结

本药对为治疗胸痹之常用药对,桂枝辛温,温经通阳,宣痹止痛;枳实开结下气,化痰消痞,二者相辅相成,组方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于治疗胸中阳气不振,痰浊阻痹心脉之胸痹心痛之症。

5桂枝配附子,温经散寒

桂枝辛散走表,解肌祛风,疏通表阳,能利关节而温经通脉;附子辛甘大热,温经助阳,除在经之寒湿,使经脉之阳通行,两药共用,使阳有所补,邪有所祛,二者相得益彰,组方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用于治疗阳虚复感风寒湿邪所致之骨节疼烦掣痛,不能转侧屈伸之症效果较好。

6桂枝配茯苓,温阳利水

桂枝辛甘温热,能够温运脾阳,升清阳之脱陷,助膀胱之气化,平冲气之上逆;茯苓甘淡性平,能够健脾祛湿,导浊下行,二者一升一降,相反相成[3],组方苓桂甘枣汤蠲饮平冲降逆,用于治疗心阳虚,心火不能下蛰于肾,水气上冲而致脐下悸动,欲作奔豚之症;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治疗脾阳不足,饮停中焦,清阳不升之眩晕、胸满、短气之症,取其“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之意;五苓散外解太阳之表,内助膀胱气化,用于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症、水入即吐之水逆症及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之症;肾气丸助肾通阳,化气行水,用于肾阳不足,膀胱失约之消渴症。

7桂枝配干姜,散寒化饮

桂枝辛温,既能发汗解肌,祛在表之寒邪,又能蠲化水饮,降上逆之肺气,干姜散寒化饮,二者组方小青龙汤,为解表涤饮双解之剂,临床常用于外有风寒内有停饮之咳嗽喘满之症。

8桂枝配饴糖,健中补虚

桂枝辛温,畅达肝气而脾受益,有温阳补中之功[4],饴糖甘温而润,既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又可缓肝之急,润肺之燥,组成方剂小建中汤,具有健中补脾,调和气血,阴阳双补,精血并治之功,用于治疗阴阳两虚所致之虚劳之症,尤在泾谓:“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组成黄芪建中汤,以加强补中气作用。

9桂枝配黄芪,温阳行痹

桂枝辛甘性温,温经通阳,祛风行痹,黄芪甘而微温,补气升阳,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益气温阳,和经通痹的作用,用于治疗阳气不足,阴血涩滞所致之局部肌肉麻木不仁之血痹证,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10桂枝配桃仁,化瘀消症

桂枝辛温通阳,桃仁活血化瘀,二者合用,是借其温热之性通利血脉,使瘀积之血流通之意,组方桃核承气汤治疗太阳表邪未解,热邪随经入腑,瘀热结于膀胱,见少腹拘急硬痛,其人如狂之太阳蓄血症;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人症瘕之症。

一味桂枝被宗师用得出神入画,仲景立法之严谨,用药之精当,化裁之灵活,不能不令人慨叹。桂枝药对的应用,对于指导临床颇具现实意义,值得同道深入研究和领会。然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风温热病及阴虚热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5],应用时须谨记。

参考文献

[1]邹澍.本经疏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

[2]吴以岭.脉络论[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11.

[3]刘新,雷云霞.浅析茯苓与桂枝药对在仲景方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4,2:62.

[4]李德顺,文颖娟.论桂枝用于气分[J].浙江中医杂志,2005,12:510.

[5]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