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的运算能力打扎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如何帮助学生的运算能力打扎实

王雪君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王雪君

近几年中考中,学生在有关运算方面的失分率较高,不少教师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鉴于此,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思维和心理特点,谈谈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必要性。

一、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心理因素

1.自我陶醉心理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视野广阔,知识面宽,但缺乏挫折的考验,喜欢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学习中也常被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所主导。这种心态导致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认为“这道题太简单了”从而因小失大,导致丢分。

2.粗心和急躁心理

学生解题时,出现一些差错是正常的,特别是有些学生,贪多厌细,急于求成,对每一种运算思路都能肤浅地写出几步,认为自己一定能完成,但到考试时常使解答过程出现差错。

3.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急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学生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二、重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1.重视思想教育,养成有意注意习惯

刚踏入初中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他们一方面好奇心理,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另一方面,他们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重大成就,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能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浓厚的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主要应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探讨应用,使学生尝到付出劳动,获得成功的乐趣,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

2.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熟练运算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运算能力

正确理解概念、法则、性质,要求做到运算又快又准,要熟记常用的数据、公式和法则,提高学生口算速算能力,灵活运用公式,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抓住学生运算中的常见错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防患于未然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抓住学生运算中的常见错误,纠正学生粗枝大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尤为重要。如在有理数的运算、整式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针对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把学生在平时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错误摘录出来,让学生去讨论、订正、体会,使学生在热烈讨论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取得积极的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或考试时,常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这大多是因平时不良习惯所致,针对这些情况,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养成审题,规范书写,及时检验,有错必订正的习惯,具体要求学生:一看,即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数字、符号、及数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二想,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先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认真思考,先想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各步的符号如何确定,再想能否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简化,尽可能发现简捷计算的因素;三算,要求学生认真细心地计算,尽量做到算一步查一步,力争一遍正确无误,在计算过程中要求规范书写,即注意书写格式,运算过程上要一丝不苟,字迹清晰、工整;四验: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使学生会验证运算结果,而且反过来又会促进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养成反思习惯,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

在每次解题后,必须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题与题间的联系,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题还有无其他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解题方法不正确,还是审题不清、计算错误?因此,只有经常总结规律,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才能提高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