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的接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卡介苗的接种

刘晓晶

刘晓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5000)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52-02

【摘要】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规定接种的“四苗”之一。接种卡介苗后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具相当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规定接种的“四苗”之一。接种卡介苗后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具相当明显的作用。由于卡介苗他的局部反应过程比较特殊,他的反应与疫苗活力、注射剂量、注射技术、接种部位、继发感染及个体因素有关。不正确的接种方法会让儿童身心受害,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使计划免疫这一民心工程的形象受到损害。为了维护预防接种工作的信义,推动国家免疫规划的正常实施,把免疫预防工作做得更好

一、疫苗特点

法国医学家卡美特(A.Calmette)和兽医学家介云(c.Guerin)于1920年研制成功减去毒力,又能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活结核杆菌,命名为卡介菌(BCG),用它制造的疫苗称为卡介苗。本疫苗为冻干剂型,呈白色疏松体或粉末,稀释液后,于3分钟内完全溶解呈均匀悬液。

二、接种对象

1.基础免疫由于结核免疫不存在从胎盘传递给胎儿的被动免疫,因此,在结核感染机会较多的国家应尽早给新生儿接种BCG,并以此作为首要的接种对象。我国免疫程序规定,必须在1周岁内完成1次BCG的免疫,越早越好。

2.加强免疫在1997年,卫生部下文要求自1998年始在全国范围内停止7岁、12岁儿童的BCG加强免疫工作。

三、使用方法

1.疫苗稀释用灭菌的lml注射器将所附稀释液加入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安瓿中,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瓿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泡沫。疫苗自稀释时起,必须在30分钟内用完,以防污染。

2.接种方法用75%乙醇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的皮肤,然后用无菌的lml蓝芯注射器(4~4.5号针头)吸取摇匀的疫苗,皮内注射0.1ml,严禁注入皮下或肌肉中。注射时针尖稍向下压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注射0.1ml后可见一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

四、储运条件和效期:

卡介苗在2~8℃暗处储运,自首次活菌计数结束之日起有效期1年。0℃以下保存对疫苗效力无影响。

五、接种反应

1.正常反应BCG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也较轻微,接种后2~3周在接种部位可见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结痂,痂脱落后留下小疤痕。这是正常过程,一般持续8~12周,此属正常反应。

2.异常反应

(1)局部反应:局部脓肿或溃疡长期(>6个月)不愈,这类局部反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疫苗剂量:疫苗剂量与获得性免疫力及局部反应强度有关,通常采用的0.1mlBCG即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生适当的、可耐受的局部反应。

②注射深度:注射深度对接种后1年内OT试验反应强度无影响,但局部反应却不一样,注射越深,局部反应也越大,所以,皮内注射越浅越好。

③免疫状态:研究证明OT试验阴性反应者和阳性反应者,初种BCG后的局部反应在强度上基本一致,溃疡大小的发展趋势也相似,只不过阳性接种者稍大一点,复种卡介苗后两者局部反应发展趋势相同,只是阳性反应者较阴性强一点。

④接种部位:如将BCG接种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则容易形:成凸出的瘢痕。而接种在三角肌外下缘,这样的机会较少,所以要严格定位。

(2)淋巴结强反应:BCG必须通过淋巴管到达全身。所以,接种处附近的淋巴结(常为腋下)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表现为轻微肿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1cm,1~2个月后消退,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疫苗:活力较强的菌株(特别是残余毒力较大)产生强反应较多;制造疫苗时菌块摇散不均匀,若菌块多,易在淋巴结滞留而引起强反应;疫苗沉淀,菌液太浓也是引起强反应的常见因素。

②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方法的淋巴结强反应发生率不一致。

③接种技术:疫苗未摇匀;注射过深或注入皮下;超量接种。

④儿童年龄:淋巴结强反应或化脓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年龄组。

3.卡介苗接种事故的处理接种卡介苗时误种皮下或肌肉,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的事故最为多见。

(1)临床表现:

①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②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③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但极少引起肺部结核。

(2)治疗

①全身治疗

A.口服异烟肼,儿童8~10mg/kg,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300mg,至局部反应消失。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减少异烟肼反应。如在服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则效果更好。

B.反应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异烟肼,儿童每天40~60mg/kg,分1~2次注射,疗程1个月。

②局部治疗

A.立即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环形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8~10次。

B.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异烟肼粉撒于溃疡面,并可同时用利福平以加强广谱抗菌作用。

六、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免疫缺陷病,或恶性疾病而至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

(2)相对禁忌证:①早产、难产或伴有明显先天畸形的新生儿;②发热(>37.5℃)、腹泻,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史者。

2.注意事项

(1)使用前核对BCG品名、剂量、批号、及有效期。如无瓿签、已过期或安瓿有破裂者,一律不用。

(2)疫苗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前必须用力摇匀,吸入注射器内应注意随时摇匀,如遇有不能摇散的颗粒应废弃不用;BCG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3)BCG本身含有一种蜡质,有较强的附着力,非经特殊处理很难洗净,所以,接种BCG的针管、针头必须专用,不能与其他预防接种的器材混用或借用,更不能用作注射其他药,否则,将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BCG接种一定要实行一人一针一管;BCG的免疫作用与其他预防接种一样是相对的,因此,如家中有传染性结核病人,即使接种了BCG仍需注意预防结核。

(4)BCG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BCG可以与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及风疹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并不影响其免疫效果,也不增加其接种反应率。

(5)BCG接种前可以不作OT试验或者PPD试验。

七、接种效果

群体卡介苗接种对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效果有限,但对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对那些严重类型,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可降低发病率。因此,对结核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婴幼儿应尽早接种。

参考文献

[1]杨存栓.卡介苗接种质量考核分析.计划免疫情况,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