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我对小学语文‘开放识字’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初探我对小学语文‘开放识字’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刘雪敏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龙山小学刘雪敏277532

摘要: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稍有不慎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如何让"识字"充满情趣,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这项学习,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小脑筋识字。将识字引向生活,走开放性识字之路。

关键词:开放识字生活活动阅读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教"语文书"的圈子,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舞台。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的学生有部分是来自金山、银海、长虹市场,他们的家长多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就可以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练习。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而且,学生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其乐无穷"!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三、寓识于玩,在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因此,根据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形式——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中的"喜"字时用猜谜语的方式,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既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我组织的"快乐识字周"活动,每周围绕一个主题(例如水果周、蔬菜周、动物周、植物周等),引导他们在课外识字本上写一写认识的水果、蔬菜、植物、动物等物品的名称,画一画它们的外形,或者在废旧报刊上剪下它们的图片、汉字贴一贴、认一认,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课外自主识字。当然,这一环节,我通过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然后,我把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语文课定为课外识字汇报时间,组织他们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还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吗?促使学生把好的识记方法介绍给大家,如平时课堂上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画一画"、"演一演"等识字方法都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识用结合,在阅读中识字。

学生识字多了,可以提早阅读各类读物。那么,通过大量阅读反过来又巩固了生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何乐而不为?所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鼓励学生阅读儿童拼音读物,把识字寓于读课外书的过程中,达到"寓识于读"、"以识促读"的目的。

如学完一首古诗,让学生课外读读《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学完一篇童话故事,让学生课外读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的优势,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识生字,在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认识生字。

每个星期的一节课外阅读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带来读,让学生认识一个字就把这个字圈起来。读完一首小诗或一篇小故事后,我组织他们四人小组交流:今天又认识了哪些新的字啦?读给同学听听,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小组内说得好的同学可以推举到全班交流。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认识了汉字,看着书上一个个的小圆圈,听了老师和他人的评价,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就会喜欢上识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开放性识字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孩子们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孩子"多识"的量比书上的多就行了,关键是让孩子去体验,去实践,去充满情趣地识字。实践证明:学生在开放性识字教学中,识字的兴趣,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只要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开放性识字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为阅读和写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