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PICC置管后护理体会

冯金玲

冯金玲(柳州市工人医院545005)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298-02

PICC是经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terealCentral?Cathere,picc),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为中期到长期输液,静脉条件差及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或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减少疼痛等静脉途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相比较具有:损伤少,定位准确,易于操作,置管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PICC置管后,因护理不当、患者未妥善保护等人为因素造成感染而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PICC置管术后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是专科护士研究重点。

1.术后护理

1.1穿刺点出血置管中拔出插管鞘时,立即按压止血,按压时间根据患者的凝血情况而定。止血后,外敷纱布以吸收渗血,次日更换敷料。置管后1~2天有少量渗血,需及时更换敷料。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屈肘10~20分钟或加压包扎,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1.2导管穿刺处皮肤的护理穿刺后头3天每日更换敷贴1次,严格无菌操作。

1.3敷料的选择及更换穿刺部位可覆盖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棉质敷贴优于透明敷贴。管置后24小时更换敷料。之后纱布辅料每24小时更好一次,透明敷料每72小时更换一次。汗液浸湿敷料后需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从下往上揭除,如敷料上粘有输液胶布时,应先用75%酒精沾湿胶布,使其于导管分离,防止揭敷料和胶布时导管脱出。

1.4输液前后的护理输液前后认真消毒肝素帽,消毒范围从穿刺针头中央开始至整个肝素帽,用稀释肝素液冲洗导管,防止导管阻塞,并用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导管插入3天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2次。

1.5冲管及封管方法

1.5.1禁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其压力过大可导致导管破裂。

1.5.2必须正压脉冲式冲封管,彻底冲净管壁残留药物,以防血液回流堵管。

1.5.3遵循SASH原则:S-生理盐水,A-药物注射,S-生理盐水,H-50-100U/ml肝素盐水。

1.5.4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要冲管,输注粘稠药物或血液制品时要增加冲管次数。

1.6预防及减少感染的护理输液前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留取血标本,因此抽血过程中外来异物可直接进入血循环中,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导管管腔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为防止发生导管感染,正确的护理操作是关键,所以,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对减少导管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1.7导管堵塞的处理如输液不畅,先仔细检查导管的体外段是否打折、扭曲,使其保持顺畅即可。若为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采用肝素或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

2.PICC置管后健康宣教

2.1好患者的卫生宣传工作,行导管穿刺的肢体不可适于用力活动,不可牵拉导管,注意置管处皮肤卫生,保持敷料干燥,若有潮湿及时更换。

2.2院外带管指导出院前嘱咐患者置管侧上肢避免持重物,勿做剧烈运动。禁止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复诊。置管侧敷料避免与水接触,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告知患者及家属体外导管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及时来院处理。

2.3携带此导管的患者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敷料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回院请护士更换敷料。

2.4治疗间歇期每3-4天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敷料、换肝素帽等维护,注意不要遗忘。

2.5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及时联络医生或护士。

2.6指导患者活动置管侧肢体,多饮水,避免血栓形成。

总之,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