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

赵福雍

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内科563200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规律,探讨其理论基础;方法在我科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检查筛选出慢性胃炎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按照全国统编中医内科教材分型,把慢性胃炎分寒邪克胃证、肝气犯胃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结论此法用系统的传统医学理论,有效的辩证论治原则,科学的现代医学筛选手段,把慢性胃炎这一高发病,常见病的中医治疗规范化,疗效显著。同时为该病的临床科研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慢性胃炎;胃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脾胃病症;医患纠纷

慢性胃炎目前呈现高发态势,占我科门诊患者的60%,在以往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随着中医诊疗及中医诊疗文书的不断规范,医生处方诊断一栏要求写中医病名“胃痛”加辩证分型,处方交到患者手里时,不易被具有一定现代医学卫生常识的患者所接受,在当今患者要求对病情、诊疗有知情权的情况下,规范中医处方诊断病名的同时,还要让该类患者在就医时能明确的知道,“您的胃痛,是慢性胃炎,不是胃癌之类疾病,我为您辩证分型施治,疗效较好”。这样首先疏导心理,再行药物治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筛选出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其症候特点分析辩证,全部规范在新第九班版中医内科教材的脾胃病症,胃痛病的寒邪克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七证型中给予辩证治疗,此法有中医基础理论及辩证论治原则,不但临床疗效显著,而且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筛选病种,最大限度预防误诊延误胃中其他病变的诊治,特别是胃癌的早期诊断,有效地防范医患纠纷。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1脾胃的升降失调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厥论》进一步说明“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在此基础上,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把脾与胃的关系概括为脾主运化谷食水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气升清,胃气降浊。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任何一种或多种病因打乱了脾胃的这对功能,脾失建运,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而致胃痛,由此说明,中医藏象学说中狭义的脾胃系统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胃是一致的,中医“胃痛”的诊断也就涵盖了现代医学中多种能导致胃痛的疾病,因此,我将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筛选出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胃痛”病证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及辩证分型论治的临床意义。

2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2.1寒邪客胃型

主症: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舌苔薄白,脉弦紧。病机概要:寒凝胃脘,胃气郁滞。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味。本证型在急性胃炎最为常见,胃痉挛者有之,正如教材所述“病情轻者,可服生姜汤,结合局部热热敷即可缓解”。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多为缓解期遇寒邪诱发疼痛,作为门诊医生,不能简单处置,要充分认识其病程会长,病情会逐步加重,告知患者病情可能的转归,方可避免患者往返求医之弊。对此类患者,我在良附丸加味时,重加吴茱萸温胃散寒和理气止痛药理气止痛,即同病异治之理。

2.2饮食伤胃型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有暴饮暴食史,舌苔厚腻,脉滑。病机概要:饮食积滞,壅阻胃气。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方选保和丸加减。此型在成人患者中多见于慢性胃炎,同时可见于其他几个分型中,所以我在治疗其他几型慢性胃炎时,均加用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即异病同治之法。

2.3肝气犯胃型

主证:胃脘胀痛,或攻撑窜痛,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舌苔薄白,脉弦。,病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此型在门诊最为多见,患者多因社会、家庭、工作、生活或疾病的压力过重反复发作。针对该型的病因特点,我注重心理疏导在先,辩证用药随后,选方用药时,巡“木郁克土”之病机,重用疏肝理气止痛药,参“滋水含木”之法,对久郁不解,郁而化热或郁热迫血妄行者,加用补肾养阴之品,疗效颇佳,这一点各版本中医内科教材未提及,笔者在此提出,供参考,求指正。

2.4湿热中阻型

主证:胃脘热痛,吐酸嘈杂,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概要:湿热薀结,胃气痞阻。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清中汤加味。本型在春夏季最为常见,笔者的体会是在用黄连、栀子、黄柏或大黄清化湿热或泄下通便的同时,防苦燥伤胃阴,所以常加用玉竹、石斛等养胃阴药,疗效更好。

2.5瘀血停胃型:

主症: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盛,甚或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病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慢性胃炎出现此型较少见,多是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性,必须高度重视,对出现呕血便血者,活血化瘀药应慎用。同时应将患者收住院治疗为宜。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2.6脾胃虚寒型

主症:胃脘隐痛,棉棉不休,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寒后加重。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病机概要:中焦虚寒,胃失温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选黄芪健中汤加味。该型也是门诊中常见证型,病情棉缠,变症兼证多,多为年老体虚患者,审查虚实夹杂自关重要,用药温补适宜,防大补碍脾运,大温伤胃阴,脾气健运,胃气和降为度,守法守方,饮食调理均为治疗该型不可缺少的治疗法则。

2.7胃阴不足型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病机概要:胃阴不足,润降失司。治法:养阴益胃。方选益胃汤加味。本型与脾胃虚寒型相对应,表现为胃阴虚,虚热内生,也多见于老年体弱或大病久后胃阴耗损之人,虚实夹杂居多,审证用药注意事项与脾胃虚寒型同,然在临床中常遇虚热灼津,大便干结之患,适量运用大黄泻府通便,急下存阴之法每用即效。医者用之重在掌握泻下之度。在此妄述,与同道共享。

3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这一常见多发病的疗效,是当代中、西界乃至患者共同认可的,中西医学科优势互补也是当代医学惠及患者的一大量点,本笔者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推重教科书的科学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诊疗实践,把慢性胃炎这一广为患者接受的疾病名称纳入中医辩证分型论治的临床研究方法,有以下临床意义:(1)中医内科学的病名,涵盖人体疾病的范围宽,内容广,是应用症候学方法阐述人体一个或多个相关脏腑(器官)的疾病,经辩证论治,把症候群里的病证分而治之。本文所述慢性胃炎,实属上述疾病的最小单元,用以把上述症候群里的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分离开来分而治之,最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充分体现医学的宗旨是消除患者疾患的最高境界。又能防范医患纠纷,营造医患和谐氛围。(2)熟练应用传统中医学的辩证论治精华,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学仪器,也是古代中医学家的研究方向,如华佗用刀手术治病,唐中海《医林改错》解剖纠错等,说明中医学者把握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中心,是可以对疾病研究向微观推进,方能把中医科学与现代医学并轨,服务于全人类。所以,笔者诊疗时,不单慢性胃炎按上述分型论治,涵盖在“胃痛”这一病证里的胃十指肠溃疡,胃癌等也采用该法辩证分型论治,推而广之,内科多种疾病使用该法诊疗,刚举目张,思路清晰,疗效显著,杨长避短,便于推广。

请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

[2]医林改错

[3]刘统青,袁建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