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细润人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春风化雨细润人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赵宏兵

赵宏兵(甘肃省玉门石油机械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酒泉735200)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本文阐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措施与体会,努力倡导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措施体会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功能上看,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美化;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的诸要素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蓬勃兴起,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许多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格调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重主轻副”,形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偏狭缺陷,特别是人文知识的缺陷;“重专轻通”,学生缺乏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重分轻能”,许多教师把教材内容肢解为应付考试的习题,当取完这些“精华”后,体现人文素质的内容就当作“糟粕”而弃之一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重智轻德”,严重影响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种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围绕正确的育人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协调发展,必能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造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独创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需要。

行为规范教育就是定下规矩,用严格的管理让学生照着去做。严格的校纪确实可以保障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违章罚款”式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体现的效果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把行为规范的各种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去看、去想、去感受、去培养自己的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所产生的浸润作用、所达到的效果是苍白的道德说教、单纯的知识灌输所无法比拟的。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需要。

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如何,人是关键的因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对教师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物质环境条件的好与坏是可以克服的,但精神环境的落后却使人的心理有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影响教师师德和教学的水准。校园文化倡导宽松、和谐、亲切、民主、信任的人际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能无形地勉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有利于制约、规范教师,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并且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需要。

校园文化虽然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封闭在校园院墙里的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系统,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说,它是亚文化。一方面,社会文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校园文化施加各种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具有正统和正规的特点,比起其他领域的文化,它更具超前性、先进性,它可以通过培养人才、输送毕业生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导向和辐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开展得好与坏,也往往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实现情境育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完善的校园设施将对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支撑,是育人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面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要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实现管理育人。

校园文化既表现为物质的,更是制度的、精神的。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任务和要求所确立的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体现。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干扰。因此,我们重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以此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3.加强活动文化建设,实现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长,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几年来,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形成了“一个主体,三条主线”的活动模式。“一个主体”,即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主体意识的确立,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近年来,根据学生特点,我校先后组织了十多个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参与活动人数多;同时要求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以重大节日和社会形势为主线,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例如,我们组织“弘扬民族文化,立志报效祖国”读书活动、“扬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道德实践活动、“弘扬铁人精神,打造铁人文化”校园艺术节等全校性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以校园艺术节、运动会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开展了以文艺演出、书法、绘画、电脑小报制作为主的校园艺术节,还有以校运动会为主的校园体育节。我们还组织了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文学社等学生团队,经常性开展活动。

三是以专业兴趣小组活动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为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大力构建活动课程,先后成立了焊工、车工、钳工、数控编程、网页制作、动漫制作等多个兴趣特长小组,利用课外活动和双休日的时间,定人、定时开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体会

1.锻塑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是校园的灵魂。它涵括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师生精神风貌、集体舆论、心理环境等因素,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是内在的、信念化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是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共同奉行的价值准则,是学校办学特色“文化品质”最集中的体现,具有凝聚力和鞭策力。锻塑校园精神,凸现时代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关键。

2.形成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

校园文化建设切忌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创新的本义就是产生独特的事物,形成独特的模式。形成特色才能充分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合格+特长”正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正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文化,全面发展学生的特长。

一是坚持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文体文化和实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窗口。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把兴趣活动层次化,力求文科艺术型、工科实训型、中一康乐型、中二求知型、中三创造型。学校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做到了“六定”:定辅导教师、定活动地点、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定参加人数、定成果展览。

二是“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亮点。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我校通过自编教材,举行各种活动,特别是举办富有特色的“铁人精神”进校园活动,通过征集铁人语录、传唱红色歌曲,弘扬了真善美,提升了精气神。

3.校园的自我管理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动力。

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群体,学生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导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对象。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可往往娇生惯养,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娇气、懒惰,事事靠大人照顾。为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治”的良好素质,我们以学生会、校团委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精神,不断完善学生岗位实践活动,丰富礼仪示范岗、用餐管理岗、两操检查岗、卫生保洁岗、行为监督岗的教育内容,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我们坚持做到日检查、周公布、月总结,使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心、自强精神和自我约束力,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创新的源泉。

我校从四种关系的建设入手,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校园人际环境,即领导与教师民主、协作的关系,教师与教师团结互助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竞争、合作的关系。校领导还要求教职工以真诚坦白、互助互利的原则处理好与家长、与社会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教育的合力。和谐的心理环境的创建,使学生精神面貌的各项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班级文化的创新是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渠道。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陶冶、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校风建设的促进力量。我校通过每学期一次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引导各班以教室布置为载体,以“书香阅读”为平台,以各项活动为抓手,大力营造积极向上、高雅优美的文化氛围,突出了专业特色,彰显了个性特点,体现了生活情趣,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层次。

总之,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系统,并不是在某一个方面、用某一种方法发挥其育人作用,而是在一个系统性的文化氛围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施以综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次演讲、一场电影、一次演出,不可能把学生塑造得尽善尽美,而反复地运用文化手段、艺术熏陶,对他们进行感染、陶冶、磨练,才会收到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效果。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长久开展、坚持不懈,其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明显,作用也就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