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护理供给需求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护理供给需求研究进展

钟雪央

(浙江省慈溪市长河中心卫生院浙江慈溪315326)

【摘要】社区空巢老人是老年人中一个特殊群体,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抑郁、焦虑、空巢综合征,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对空巢老人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促进其参与社会交流,有助于改善其健康行为与心理状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逐步走出心理的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护理;心理健康;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88-0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首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快要进入老年人行列,空巢家庭这一家庭形式将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形式,空巢形式的家庭的比例将会占整个社会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在2030年之前。关于老年空巢家庭的简单定义可分为三种:与子女同城但不同屋、与子女不同城或者异国、子女亡故或者没有生养子女。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质量,分析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情况和做出相应的护理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1.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1孤单

老年人退休之后远离了之前的工作状态,而且逐渐与社会新生事物接触越来越少,老人空巢时间越长,越缺乏子女的关爱,情绪无法倾诉,就会感觉特别孤单,感觉不到被需要,生活没有幸福感。影响老年人孤单感的重要原因有有无子女和与子女联系的频繁程度

1.2抑郁

由于空巢老人缺乏子女在身边的陪伴,无法享受到子女的照顾,而且对于社会活动的参加也较少,所以更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

1.3焦虑不安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常表现为对不利后果的恐惧。空巢老人焦虑的患病率非常之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子女照顾,娱乐活动和社会支持不够等。贾守梅和其他人调查发现,在社区,老年人患焦虑症状高达29.5%,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然而,焦虑往往会发展成抑郁或抑郁的混合状态,进一步加深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损害。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现代健康概念,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于心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统一定论。根据我国老年的实际状况,结合国内外心理专家对老年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果,我们概括出来6个方面来判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2.1正常的认知力

认知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老年人认知正常体现在感知觉止常,记忆清晰,思路清楚,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具有一般生活能力。

2.2健康的情绪

情绪愉快并且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指标,能经常保持快乐、积极、乐观而且稳定的状态,并且能正确发泄不愉快的情绪,通过正确的自我审视和客观对待事物的态度来稳定情绪,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2.3融洽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否很大一部分在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乐于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人格独立、能客观的对他人作出评价、乐于助人,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这些都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2.4积极适应环境

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社会信息,能坚持学习,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心理行为更好的适应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与他人、电视广播网络等社会信息的社会接触,我们可以坚持学习,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心理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

2.5正常的日常行为

能坚持止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且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年龄特征及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3.社区心理护理供需现状

3.1需求现状

林婷等对363例福州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卫生保健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定期体检、饮食营养指导和传染病预防教育是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最需要的社区护理项目,心理护理需求不明显。在沿海城市社区对心理服务需求的另一项调查中,60岁以上的居民最关心的是家庭冲突和个人焦虑和抑郁。此外,Yin等采用基于社区的横断而调查方法对1317例老人健康知识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仅有32.1%的老人表示了解抑郁症,缺乏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知识。而国外相关调查则发现老人有较高的心理需求度。Tannenbaum对2435例男性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是他们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之一。Stein等采用埃伯威尔需求评估问卷(CANE)调查,老年人需要陪伴、亲密关系来缓消极情绪。可见,国内外心理护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是逐渐缩小的。

3.2供给现状

3.2.1国内供给现状我国社区心理护理起步晚,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主要是以心理健康宣传,如宣传报、书籍、电视、心理讲座等;一些社区有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档案,以便跟踪调查,但使用率较很低;而且从业人员大多不够专业,没有完整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成熟的护理技能。内地部分地区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没有与保健服务并行发展,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尚未在“社区”开展;社区仍然限于为老年人组织活动。社区心理护理在香港的发展是比较完整的,香港参考澳大利亚,从封闭式住院服务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向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精神科服务,效果不俗。

3.2.2国外供给现状发达国家的心理卫生服务是由医院向社区集中发展的潮流,基本形成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各种心理疾病患者的需要,也避免因长期住院造成的二次社会孤立。其中,澳大利亚已形成了完善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体系,为老年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建立了社区化服务,以康复理念为基础,开展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对于患有重型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建立社区支援计划,提供财政和结构性的社会活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他们融入社会。此外,澳大利亚还开展了自助式心理健康服务,特别是对轻度至中度焦虑抑郁症患者。在日本,社区护士被提议为以社区心理疾病患者为中心的社区提供服务。主要有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多种服务。在英国,对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以社区精神卫生队为中心的中等卫生服务支持将继续得到进一步改善,包括评估、诊断老年人病情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多学科的专业服务水平的治疗和护理。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也积极建立社区精神卫生队伍。guantanao建立社区心理卫生会议工具包,包括简短的信息介绍,讨论的指南和培训指南,指导社区成员获得有效的心理服务和克服内部和外部障碍。另一方面,新加坡建立了由公共部门、个人和志愿组织组成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医院治疗和社区治疗体系。此外,卫生部介绍了慢性病管理计划(CDMP),包括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管理、抑郁和焦虑,并能让患者享受高达每年450美元的补贴。

总之,目前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情况令人坛友。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社区服务差距较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社区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应对策略和学习国外优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结合创新的民族心理护理方法,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丁雅杰,刘鸿雁,李淑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社区护理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18):2171-2.

[2]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2.

[3]杨震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11.

[4]谢姣,高艳斌.城市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发生率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