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王春强张黎英王春艳金子环翟勇孙晓伟张秀平赵瑞震郑宝刚

王春强张黎英王春艳金子环翟勇孙晓伟张秀平赵瑞震郑宝刚

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河北唐山063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显露喉返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显露喉返神经组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组均为5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露组与未显露组均将病灶全部切除,切除率均为1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手术时间要比未显露组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未显露组为1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与不显露喉返神经二者有相同的病灶切除率,均为100.0%,但是前者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避免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3文献标识码:A

在甲状腺手术中经常会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现象,为极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调查,其发生率在3%左右。本文为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按照如下标准确诊:①有过颈部肿块或者进行性增大病史,可触及到甲状腺肿大或者存在肿块现象,经彩超后发现甲状腺体内有丰富血流信号,且存在异常回声;经甲状腺核素扫描后发现存在各种结节。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后发现上皮细胞存在异常,经CT扫描后发现甲状腺内部有钙化或者液化点。排除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声音嘶哑、声带麻痹、甲状腺癌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显露喉返神经组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组均为50例。显露组5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为18至77岁,平均(46.9±4.5)岁;29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为甲状腺腺瘤,3例为甲状腺癌,2例为桥本甲状腺炎。未显露组5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为17至78岁,平均(47.3±4.1)岁;2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为甲状腺腺瘤,4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桥本甲状腺炎。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1-2]

显露组:首先在颈前胸骨股静脉切迹上方约2cm位置作弧形切口,而后依次将颈部皮肤各层切开,将存在于颈阔肌下方位置的筋膜间隙作为对皮瓣进行游离之处,且在游离时需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最上部位置需到达甲状软骨上方,下部则需到达胸骨颈静脉切迹位置,将皮瓣切开后顺着颈部正中的白线对颈前带状肌群予以有效分离,将双侧前带状肌群牵开后,将甲状腺鞘切开,入至甲状腺囊鞘间隙中,而后处于该间隙中对甲状腺下方的静脉丛与下静脉进行游离结扎,在甲状腺下极偏侧方将下动脉游离出来,其下动脉与甲状腺交汇处存在一个三角区,内部甲状旁腺数量较多,需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利用丝线将下动脉提起,而后从内上方对甲状腺予以翻转,在气管食管纵沟处对喉返神经予以小心分离,同时也要采取好保护措施;而后在甲状腺约0.5cm或1.0cm处将下动脉切断并给予结扎处理,在甲状腺中极偏背侧将中静脉游离出并予以切断,在甲状腺上极处对上动静脉予以解剖,而后行切断处理,在切断过程中需与甲状腺上极紧密贴合,再行结扎处理。从中线将甲状腺牵开后对中部背侧面的Berry韧带予以仔细解剖,将喉返神经显露并仔细观察Berry韧带与其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对喉返神经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将甲状腺提起,将与甲状软骨相连的甲状腺悬韧带切断,以充分显露存在于胸廓上口与环甲关节后部的喉返神经主干,并对其进行保护。

未显露组:该组手术不同于显露组的关键点在于不对喉返神经予以显露,而是使用常规方法,对喉返神经区域予以保护,即对甲状腺肿块予以切除时尽量与其背侧危险三角区域远离,对甲状腺叶行切除处理时需与甲状腺上极紧密贴合,以对甲状腺上血管予以有效处理,对甲状腺下动脉予以结扎时也要与甲状腺下极远离,避免对喉返神经产生误伤。

1.3疗效判定标准[3]

甲状腺手术后若患者存在难以发音、声音嘶哑以及难以呼吸现象,且行电子喉镜检查后发现患者声带麻痹则属于喉返神经损伤;6个月后叮嘱患者予以复查,以对声带情况予以检查,行电子喉镜检查后若患者声带活动与位置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暂时性损伤,反之则为永久性损伤。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应用软件SPSS1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病灶成功切除比例,记录手术全程时间并行组间对比,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手术在外科中较为常见,而在该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喉返神经损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注重以下几点,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①对喉返神经的生理变异与解剖予以正确认识,有利于判断术中特殊情况;②手术者操作应娴熟、精细与轻柔,切忌对甲状腺组织予以暴力牵拉,在操作时应该保持耐心与细心,避免结扎大块组织,多使用电刀,尽量避免钝性分离,降低术中挫伤组织与出血几率。③在对喉返神经予以显露时使用最多的位置为甲状腺下极,因其下动脉周边组织具有较好的疏松性,从内侧对甲状腺予以牵拉,对喉返神经与下动脉的关系予以仔细辨别。④甲状软骨下方多为喉返神经入喉处,入喉点应该也较多,因此在对甲状腺悬韧带予以处理时应紧贴甲状腺组织,对气管予以远离,同时基于直视下进行处理。⑤喉返神经与下动脉处均存在比较复杂的解剖变异。因此在对下动脉予以处理时,需尽量与甲状腺组织靠近,在动脉即将进入甲状腺处开展结扎处理。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与不显露喉返神经二者有相同的病灶切除率,均为100.0%,但是前者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避免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现象,且尤其适用于甲状腺体积较大、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及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中,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大志.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J].临床医学,2014,02(16):63-64.

[2]于硕鹏.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2(08):1-2.

[3]汪源,陈汉杰,张伟亮,黄丽君.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04(13):5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