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马会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马会平

马会平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血液透析;并发症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血液透析带来了便利,越来越多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在动静脉内瘘穿刺辅助治疗下,通过血液透析,生存率获得了较大提升。然而,在动静脉内瘘穿刺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穿刺法,其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1]。同时,不同的穿刺法对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绳梯法对内瘘血管长度的要求较高,区域穿刺法可能产生多种并发症,而扣眼穿刺法要求术者在穿刺过程中,采取相同的穿刺点、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深度,因此,选择合理的穿刺法,才能有利于患者健康恢复。本文现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31-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8.2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3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20.16)岁;以上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穿刺方法

1.2.1观察组的穿刺方法

观察组采取扣眼穿刺法:选择16G(1.6mm)穿刺针,于内瘘吻合口旁开5cm处选择动脉穿刺,于动脉穿刺点旁开5cm处选择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护理人员取两手,左手拇指连同食指共同作用于离穿刺点较近的血管,右手将离穿刺点较远的皮肤拉紧,在此三点固定法下,采取20-25°的穿刺角度,将穿刺针缓慢推入血管,血液回流后,降低推入速度。静脉穿刺结束后,于穿刺眼口,贴无菌敷贴,并固定穿刺针。动脉穿刺:方法同静脉穿刺[2]。

1.2.2对照组的穿刺方法

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选择16G(1.6mm)穿刺针,动、静脉穿刺点确定后,采取蜂窝穿刺,穿刺方法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围绕两组患者的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重复循环值[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两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

经观察可知,观察组中1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6.25%;1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25%;2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2.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中3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18.75%;4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25.00%;3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8.7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57)。

2.2重复循环值情况

经观察可知,对照组的重复循环值为(5.21±4.31),观察组的重复循环值为(3.59±2.48),两组差异较为名心啊,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031)。

3讨论

理论上,使用绳梯法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效果最佳,穿刺后无血管瘤等并发症产生,但在实践操作中,下一次穿刺前,需更换上一次行穿刺的位置,并且所穿刺的内瘘血管长度必须具备以下两点:(1)连接透析动脉管道时,内瘘吻合口与穿刺针之间的距离需>5cm;(2)连接静脉管道时,“动脉”针与“静脉”针之间的距离需>5cm[4]。然而,我国人群的内瘘血管长度与此相差甚远,遂采用此方法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应用面较为局限,远低于另两种穿刺法,即区域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区域穿刺法虽然不受内瘘血管长度的限制,但在穿刺过程中,因多次穿刺,有“筛眼”产生,受动脉血压作用,极易出现血管瘤,随之产生血流“漩涡”,继而导致血管内膜增厚,在血管内膜增厚的影响下,管腔过窄,血管瘤病变加剧。据相关报道显示,多数患者最终产生内瘘血栓,主要原因为管腔过窄与血管瘤之间相互促进的结果。扣眼穿刺法的优点在于既无内瘘血管长度限制,穿刺过程中,无血管瘤产生,是目前,临床上最受青睐的穿刺方法[5]。

扣眼穿刺法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守则实施穿刺,即多次穿刺过程中,不更换穿刺位置,采取统一穿刺角度,并且把握同等的穿刺深度。下一次穿刺前,需行皮肤消毒处理,清除上一次穿刺所形成的扣眼口血痂,穿刺时,缓慢将穿刺针沿扣眼口推入血管。为确保以上操作的精确性,待透析后,选择茎长为5mm的“图钉”,沿穿刺口置入,随后行穿刺进针,下一次透析结束后方可取出“图钉”。在本次研究中,按照扣眼穿刺法,选择同一护理人员,采取统一的穿刺角度和深度,多次穿刺后,有扣眼产生,并且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扣眼穿刺法,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而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0%,观察组的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则可说明,扣眼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首选扣眼穿刺法。

参考文献

[1]刘晓洁.向心方向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2013,01(07):105-106.

[2]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04(01):78-79.

[3]李小琴,甘晓英,李美秀.绳梯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5(08):325-326.

[4]顾毅.不同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4(11):715-716.

[5]姜新云.不同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2(05):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