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活血化瘀法辨证施治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中医活血化瘀法辨证施治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马士娥

马士娥(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22100)

【摘要】目的探讨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活血化瘀法辩证施治;对照组5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治疗一月后脑血栓后遗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辩证施治脑血栓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69-02

脑血栓病形成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动脉硬化和高血压[1]。脑血栓形成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常留有后遗症[2]。脑血栓多见于50~70岁之间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25%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目前,西医在脑血栓的治疗上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3]。脑血栓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古代医学“中风”的范畴,近年来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2012年全国脑血管会议资料报告,“中风”死亡率已经达到20.51%,而占首位,“中风”的临床表现,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古代医家对此早已有论述。如《金匮要略》谓其病因为“经络空虚”所引起;清代医家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的发病机制。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证型,均有气血凝滞的症状,而现代医学认为,脑血栓是脑动脉硬化的结果。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液流通不畅,是造成脑血栓的根本原因。中医治疗“中风”,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脑血栓100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系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53.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5岁,平均66.6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1)气虚血瘀,脉络不通型: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痛头晕,心悸怔忡,血压偏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治宜益气通络,活血祛瘀,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鸡血藤30g,丹参20g,川芎20g,桂枝20g,红花20g,地龙15g,牛膝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甘草6g。气虚偏重者,重用黄芪至60g,党参30g;血瘀偏重加三棱10g,莪术10g;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桑枝10g,蜈蚣2条;言语不利者加远志10g,菖蒲10g,郁金10g;素体阳虚,手足不温者加黑附片10g,肉桂6g;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加党参30g,白术30g,茯苓20g;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10g;小便失禁,腰膝痠软者加熟地10g,益智仁10g,山茱萸10g,桑螵蛸10g。(2)肝阳上亢,气血不畅型:证见头痛头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兼活血化瘀。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30g,丹参30g,白芍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玄参20g,夏枯草20g,生地20g,生麦芽20g,栀子10g,黄芩10g,川芎10g,生甘草10g。热象明显者加生石膏30g,龙胆草10g;头痛眩晕明显者加菊花10g、钩藤10g、白蒺藜10g;言语不利加郁金10g、菖蒲10g、天竺黄10g;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全蝎3g、蜈蚣2条、白花蛇10g;大便秘结腹胀者加生大黄10g。(3)心肾阳虚,血行不畅型:证见意识朦胧,健忘痴呆,舌强语謇,肢体不利,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舌红干或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兼活血散瘀。方选地黄饮子加减:黄芪30g,生地30g,丹参20g,桃仁20g,红花20g,山萸肉15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石斛15g,远志10g,麦冬10g,菖蒲10g,五味子10g,牛膝各10g,制附子10g,全蝎3g。偏肾阴虚,骨蒸潮热者加鳖甲10g,桑枝10g,地骨皮10g;偏肾阳虚者加仙茅10g,淫羊藿10g;气虚甚者加党参60g。对照组:用剌五加注射液(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60ml加5%葡萄糖液2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间隔休息1周再进行第2疗程。两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其他对症处理药物,如血压偏高,可加用降压药(卡托普利片、尼莫地平片);颅内压高则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治疗30天后作疗效统计。

1.3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和语言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疗效判断。显效:40例;有效:9例;无效1例。

2结果

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72%),详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4091

对照组30713

合计701614

3讨论

中风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主要病因是气滞、血瘀、痰浊,加之年老,元气虚弱,五脏精血亏损而致阴阳失衡,气血津液不足,风从内生,风痰流窜而成。中风经恰当合理救治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气虚无力运血,血不能荣养筋骨经络,瘀滞不行,以致偏枯不用,肢软无力等,治疗上以补气逐瘀,通络为主,佐以熄风豁痰方可奏效。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用菖蒲开窍化痰,通达经络,全蝎祛风而善止痉。中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活血化瘀法,行气通络为主治疗,能增加脑血管血流量,软化血管,改善血管硬化状态,是治疗脑血栓的关键所在。其中红花、川芎、赤芍、当归都是活血化瘀之品,黄芪补气行血,共同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根据病情不同,适当加减用药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以及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所发挥的作用是明显的,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脑血栓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阳,赵天升等.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体会[J].中医学报,2010,(06).

[2]刘超.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164例患者临床体会[J].用药经验,2011,(03).

[3]李忠敏.中药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