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蔡小花

(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32例化疗患者实施品管圈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化疗药物外渗”为主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予以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措施、制定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经对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实施品管圈方法,可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情况的重视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品管圈方法增加了护士的集体感、荣誉感,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质量,同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心,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ricles)的英文缩写为QCC,是指在同一场所内由5~12个人为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工作质量,自主形成的一个团队,然后团队各成员将工作合理分配,使用品质管理的方法,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进而达到改善工作业绩的效果,品管圈在台湾和日本已被广泛应用[1-2]。为研究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发生中的应用效果,现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2例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请见下文。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1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6.12±2.57)岁。品管圈主要由8名护士自愿参与,有3名主管护师,有3名护师,有2名护士,其中1名主管护师担任指导员,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其他6名为组员。8名工作人员均为女性,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28.63±2.17?)岁。小组每周进行1次活动,1~2小时/次,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小组成员熟练的掌握品管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等。

1.2方法

1.2.1确立小组主题:降低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发生。

1.2.2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发生的原因:(1)采取化疗的患者,其化疗周期均较长,极易导致血管变硬、变细、弹性下降进而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情况。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较大对患者的血管和血管周围组织造成较强的腐蚀和刺激,一经发生渗漏,对刺激部位和周围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后果较为严重。(2)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重视程度不够,穿刺技术掌握度不够,穿刺率不能达到100%,穿刺血管选择不当,针头固定不牢固,巡视次数不够,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尽早发现,拔针后按压血管的方式不对,对化疗知识和静脉保护知识的掌握度不够。(3)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中心静脉导管化疗途径认识不够,进而拒绝使用。患者缺乏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条件,如患者有上腔静脉综合征、血管条件差等因素,无法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化疗。(4)患者和家属对化疗药物的危险性认知度较低,导致不够重视,对护理人员的指导不予以配合。

1.2.3制定预防措施:(1)建立静脉通路,使用生理盐水对血管进行冲洗。先输入刺激性弱或者等渗的药物,后输入刺激性强或者高渗的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使用等渗液体进行冲洗。静脉注入的速度较快,输注时间越短对血管的损伤越轻。(2)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风险意识和爱心。护理人员应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应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需避开关节部位。不得选择24小时内有穿刺史的静脉,也不宜选择下肢静脉。(3)向患者普及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安全知识,使患者配合护理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化疗。(4)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风险的重视度,告知患者输液时不得下床活动,不得擅自调节滴速,如发生不适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不得拖延,应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1.2.4制定外渗的处理方法(1)停止输液,将穿刺针保留,将残留药物回抽,并根据外渗的程度,选择生理盐水注入后将针拔出。(2)护理人员应遵循医嘱进行皮下注射封闭药物和解毒药物。使用药物进行局部外敷,并将患肢抬高。(3)评估外渗药物的量,必要时按照医嘱将损失的量在对侧输入。

1.3判定指标

对32例化疗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32例化疗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表示为(%)率的形式,行卡方检验。经统计学软件计算,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表示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具体详情见表1。

表1对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比较

3.讨论

血液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中必有化疗治疗,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伤害极大,极易导致血管变硬、变细、弹性下降进而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情况[3]。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较大对患者的血管和血管周围组织造成较强的腐蚀和刺激,一经发生渗漏,对刺激部位和周围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后果较为严重[4]。

品管圈方法的实施发现了临床上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建立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5]。针对临床上常出现且不易解决的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我院护士自主建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主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教育,实施品管圈方法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较低[6]。

QCC的实施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综合素质和QCC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使科室管理工作逐渐完善。小组成员学会使用品质管理工具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7]。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和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危险性机均予以重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毕丽霞,徐宏宇.品管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4(12):147-147.

[2]刘红艳,鲁启洪.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277-277.

[3]赵广慧,马丽敏,林倩倩等.品管圈在化疗患者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170-172.

[4]廖云,王远丽,金秋等.品管圈在提升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品质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1):58-59.

[5]杨喜平,舒萍.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对药物外渗渗出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128-130.

[6]罗超翠,张海燕,余春艳等.品管圈活动对减少婴幼儿高危药物外渗的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5):569-570.

[7]曾丽,吉红平,王霞等.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4(34):323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