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张君贾英堂刘三豹白雅仙潘敬增

张君贾英堂刘三豹白雅仙潘敬增(深州市医院介入综合科河北深州0583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Ⅱ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验组78例,均采用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神经。对照组为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观察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结果:实验组78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5例(6.4%)无一例重度萎缩,对照组56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重度萎缩18例(32.1%),轻度萎缩16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前神经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64-01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部各种恶性肿癌的7%~10%,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手术经历了扩大、缩小、保乳三个阶段。结果发现手术范围的扩大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改善。目前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外科已成为标准术式[2]。胸前神经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胸大肌萎缩,从而保护胸部外观和预防上肢感觉障碍[3],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前在乳腺癌手术中,较多关注的是癌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而对胸前神经的保护关注不够。

我院自2008年开始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注意重点保护胸前神经,至今已完成78例,现与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清扫淋巴结时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的手术比较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6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完成1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为女性患者,其中左乳癌患者58例,右乳癌76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2006年7月以前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08年7月以后的78例术中重点保护胸前神经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经针吸或切除活检确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乳腺癌。

1.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乳癌改良根治术。

实验组:分离皮瓣后将乳腺、胸大肌筋膜自胸大肌表面切离,在胸大肌外缘中上1/3处仔细解剖,可见绕胸小肌外缘或穿过胸小肌进入胸大肌外上之胸外侧神经,并有血管与之伴行,轻夹此神经,胸大肌收缩可予证实;并在锁骨下方3cm沿胸大肌纤维走行方向切开胸大肌,以清扫胸肌间淋巴结并充分显露腋窝顶部。在胸小肌内上缘找到胸内侧神经及伴行的胸肩峰血管,清扫时予以保护。

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时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

1.3观察项目: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B超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

1.4肌力及胸大肌萎缩程度判定标准:彩超在锁骨中线测量胸大肌厚度,自身左右对照,手术侧胸大肌厚度小于对侧胸大肌厚度1/3为重度萎缩,大于1/3为轻度萎缩。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患肢内收和内旋运动时胸大肌肌力评定。分级标准:0级:肌肉无收缩;1级:可见肌肉收缩,但关节无活动;2级:关节有活动但不能抵抗重力;3级:能对抗重力;4级:能对抗部分阻力;5级:正常肌力。

2结果

2.1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观察组为7.25±3.22个,对照组为7.56±4.14个.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B超观察胸大肌外缘厚度观察组术前1.98±0.22cm,术后6个月1.92±0.19cm,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1.90±018cm,术后6个月1.14±0.62c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患侧胸肌功能:观察组患侧胸肌功能均达到5级。对照组患侧胸肌功能5级者17例,4级者占24例,3级者5例。

3讨论

在我国治疗乳腺癌仍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深入认识,人们医学观念的改变及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乳腺癌的手术范围日趋缩小,改良根治术已成为I期、II期乳腺癌主要的手术模式,而且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也越来越多,缩小手术范围旨在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这决不意味着手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精细,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4],清扫淋巴结时注意保护相关功能神经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保留相关神经功能的乳腺癌根治术,目的保证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有效保护患者局部的美观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由于对相关神经解剖和功能认识不够,在手术中有意或无意地损伤了胸前神经,造成大部分患者术后保留的胸大肌萎缩,达不到保持外形和功能的目的,更严重的是造成患侧腋窝及上肢感觉异常、疼痛、胸臂部变形、患侧上肢功能减退,带来不良的手术并发症。经胸大肌入路可较好地显露腋窝解剖结构,有利于胸内、外侧神经的保护,有利于直视下清扫腋窝淋巴结,在传统改良根治术中不切除胸小肌也会造成穿过胸小肌达胸大肌的胸内侧神经损伤,同时经胸大肌后清扫淋巴结也会造成胸外侧神经的损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是否有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的可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一些学者报道保留肋间臂神经并不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的可能。在I、lI、IIla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是在不影响根治性切除病变的前提下,通过精确而细致的操作,完整地保留相关功能神经,从而保存了该神经的感觉功能。保留胸前神经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但保护胸大肌的外形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因此通过对胸前神经保护的手术方法,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1-839

[2]华积德,主编.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9-447

[3]胡建光,刘里侯,欧阳植庭.乳腺癌根治术与胸前神经的应用解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6):42-43

[4]沈镇宁,张亚伟.乳腺癌术式的演变[J].临床外科杂志,2000,8(5):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