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浅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曹剑飙

南宁市和美家园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3000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和工种,必须要重视工艺技术,加强技术管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施工方案技术,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施工的效果、优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对同类型的施工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剪力墙结构;方案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抗震效果好、整体性好、刚度大,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使用性密切相关。其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工作量大、涉及工种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要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质量,需要在每个环节加强技术控制,特别是应针对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强质量控制。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某工程墙厚为0.6m和0.9m,底筏板0.8m厚,顶板0.6m厚;X光室(二)长12m,宽7m,±0.000m以上高8m,墙厚为0.9m和1.2m,底筏板0.8m厚,顶板0.8m厚;探伤室长12m,宽9.12m,±0.000m以上高11.10m,墙厚1.2m和1.6m,底筏板1.2m厚,顶板1.2m厚,底筏板下平为-10.50m。剪力墙配筋均为三层钢筋网片,且直径均大于等于16mm。

1.2施工难点

本厂房工程主要有四个施工难点。难点一是墙板厚度大、混凝土体积大,施工过程中的剪力墙如图1所示;难点二是墙与顶板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且中间不得留施工缝,不得出现冷缝;难点三是1.2m厚剪力墙两侧顶板之间有3.1m的高差,浇筑后顶板如图2所示;施工难点四是一次浇筑完成,使模板加固更加困难。

本工程对墙板的配模要求严,控制墙板模板是本工程的关键控制难点,混凝土浇筑控制和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也是难点。为了满足以上要求,本工程配模和浇筑控制是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2方案设计

2.1模板配置分析

按过去方法配模,本工程1.6m和1.2m厚墙,高度11.4m,对拉螺杆选用高强螺杆,直径通过计算均应不小于Ф22,间距应在0.3m×0.3m之间,墙面模板应选用不小于20mm厚镜面板,面板背次龙骨选用不小于100mm×90mm的方木,间距在15~20cm之间,面板背主龙骨应选用不小于10~14#槽钢,间距0.5m左右,并且还应用16#或18#槽钢加工制作专用卡具,拉结固定主龙骨。这种老做法,施工效果不错,但施工成本太高,一次性投入大。因用槽钢加工专用卡具周期长,成本高,选用10~14#槽钢,给现场操作加大难度,本着绿色施工、响应国家节能节材的要求,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并对施工过程分析,此配模过于保守,且不符合混凝土凝结养护的客观规律。

经过总结,混凝土从浇筑到初凝时间为为4~8h,最长初凝时间延长到8~12h,即已浇筑混凝土在8~12h后,已初凝,已有足够强度保持自身的形态稳定,对模板侧压力已是固定值,不再为流体侧压力。对后浇混凝土来说,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参与后浇流体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计算,将其整体墙高11.4m可看成一个不断浇筑上升的滑模结构,只要在初凝前此段模板强度满足要求,就可满足整个浇筑工程。这样,对整体11.4m的墙高只需计算初凝前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的影响,使整体配模高度有效减少,如此将配模参数降低,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

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除基础筏板外,还要一次浇筑的墙和顶板混凝土约1150m3。为了有效控制新浇混凝土初凝前的浇筑高度,在模板和加固有效计算高度以内,确保模板满足对混凝土浇筑的成型要求。这是现场控制难点和重点。

2.2对浇筑速度的控制(方量和时间控制)

2.2.1对混凝土配比要求

经与商品混凝土厂沟通,选用低水化热的大体积用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评定选用60d强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以内;选用高效减水剂,减少用水量、降低早期水化热量;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6~8h,终凝10~14h,掺和料选用五级粉煤灰和S95级矿粉。通过超细矿粉添加,减少了水泥用量,有效减缓了混凝土初凝速度,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初凝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速度,保证了混凝土强度和质量。

2.2.2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用材料实际温度

水泥、粉煤灰、矿粉38℃,砂石2℃,水40℃,拌合物出机温度控制在13℃左右,浇筑成型入模温度控制在8℃左右,商混凝土厂预计混凝土中心初凝最高温度在40℃左右。

2.2.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相关参数:强度等级C30,水胶比0.45,砂率46%。详细混凝土材料如表1所示,混凝土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1混凝土材料表

表2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S95矿渣粉,Ⅱ级粉煤灰和外加剂的掺用,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减低了水化热的产生,延缓了混凝土的凝结速度,提高了和易性,利于施工振捣,更有效地确保了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增长,保证了施工质量。

2.2.4浇筑时间控制

为了控制初凝前混凝土浇筑高度,且二次浇筑时不留冷缝,经过多次计算对比,计划每小时浇筑约20m3混凝土。浇筑时间为:1200m3&pide;20m3/h=60(h)&pide;24h/d=2.5(d)。墙总长23.6m×2+11.3m×4=92.4m×平均宽1.4m×每层高度0.4m=51.7m3。浇一层,每层高0.4m左右,约用52m3混凝土,用时约2.5h,浇4层用时2.5h×4=10h,高度约0.4×4=1.6m。

其每层混凝土浇筑间距不到3h,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且浇筑4层混凝土高度约1.6m,用时约10h,浇第五层时,第一层已浇混凝土初凝,使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高度控制在1.6m左右。

为了确保配模安全,多次通过PKPM软件计算、比较、讨论,确认最优配模计算高度按2.25m,对拉螺杆按水平间距0.3m,垂直高度按0.45m计算,经PKPM软件计算,选用Ф16高强螺杆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确保施工总质量和施工安全,最终配模浇筑有效计算高度按2.25m计算,选用18mm厚镜面板,次龙骨选用60mm×80mm足尺白松方木,间距150mm,主龙骨选用双钢架管,对拉螺杆选用Ф16高强螺杆,水平间距0.3m,垂直间距在墙下部3m内按0.40m间距、双螺帽,其余按0.45m配设,山型卡选用特制纯钢加厚山型卡,内承重满堂脚手架选用钢架管搭设,立杆间距0.6×0.6m,步距1.5m,扫地杆距地15cm,并加设立面和水平面剪刀撑。外墙模板加固、内外墙模板支撑以及浇筑前X光室内满堂架如图1~图3所示。

图1外墙模板加固情况

图2内墙模板支撑

图3外墙模板支撑

2.3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每车混凝土坍落度,根据现场气温、混凝土施工便利以及混凝土初凝状态,确定出站时坍落度控制在20~22cm,到场后坍落度控制在19~21cm。

浇筑时用Ф200PVC管作6m和4m的混凝土浇筑导管,对混凝土进行导流,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减少,确保混凝土浆体不会出现离析,不会造成因石子和水泥砂浆的离散而导致的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先浇筑一圈同标号砂浆,厚度200mm,再浇筑一圈800mm厚混凝土,4~5h浇筑完成,然后按每层400mm左右分层进行连续浇筑。保证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小于2.5h,以确保浇筑混凝土的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又不至于速度过快,使未初凝混凝土高度控制在1.6m以内。如此往复浇筑,每层400mm,直至浇至7.2m处,然后浇筑8.0m处X光室顶板,墙也顺着顶板的高度同时浇筑,并使公用墙内混凝土高出板面20cm以上。浇筑完顶板混凝土后再浇筑其他三个面的墙。等板与墙的接茬处初凝后再浇筑此处混凝土。以此类推,将混凝土浇筑至9.8m处,开始准备浇筑11.1m处顶板。混凝土浇筑至顶板位置时,开始浇筑1.2m厚的混凝土板,浇筑顺序为先中间再外圈,为外围混凝土初凝争取更多的时间,最后浇筑外围部分。

3施工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开始,沿墙长均布同标号水泥砂浆近20m3,在剪力墙内下混凝土导流管多根,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浇筑过程上至监理、甲方项目负责人,下到项目部和操作工人全员排班,互相监督施工,随时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并对已浇混凝土进墙体内查看、测温。

商品混凝土厂专人现场跟班,紧密配合,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速度。施工前制定停水、停电、运输等多项应急预案。原计划60h完成,实际由2014年12月30日下午1:45开始,到2015年1月2日早上4:00停止泵送混凝土,用时约62h。

4实施成果

CT室于2014.12.31~2015.01.02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未出现螺杆、山型卡断裂,涨模和爆模等情况,混凝土成功完成混凝土浇筑,1月底开始模板拆除工作,通过对拆除完墙板模板的检查,基本没有问题。

5方案优点

(1)节约成本:对比原方案即采用Ф22螺杆和10#槽钢主龙骨,自制卡具,新的施工方案比原有方案相比节约成本。

(2)操作便捷:对比原方案在支模过程中工人操作简便,劳动强度降低。

(3)缩短工期:由于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简便,劳动强度降低,且无需加工自制卡具,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4)质量合格:采用导流管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的高度,不会出现因石子和水泥砂浆分离而导致的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同时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使初凝前浇筑高度≤1.6m,保证了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在计算压力承受范围内,不会使螺杆、山型卡断裂导致出现涨模和爆模等情况。

(5)安全可靠:由于采用了PKPM计算软件,进行多方案比较验算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6存在问题

通过此次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跟踪以及拆模后的检查,还存在以下不足。

(1)从整体讲,浇筑速度应严格控制,比如在2014年12月31日晚后半夜到2015年1月1日早8:00段由于浇筑速度过快,此段浇筑检查,模板外观有轻微弯曲变形,造成垂直度偏差大,但在规范要求以内;

(2)四大角因为墙厚,拉杆间距不够,靠角部钢架管相互用扣件水平锁固,还是不能满足要求,角部都不同程度出现超出规范要求弯曲,平整度有个别点达10mm多;

(3)由于使用对拉螺杆上有1mm厚钢筋定位片和止水钢片,钢筋上保护层垫块加量基本没有,通过拆模后检查,有个别角部钢筋出现保护层不够,原计划不抹灰,清水混凝土,但为了平整度和钢筋保护层符合要求,还得进行局部抹灰处理;

(4)由于选用了高效减水剂和S95矿渣粉,降低了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水化热,虽混凝土浇筑前的水胶比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但其稠度和粘性明显提高,使流动性、和易性变差,增加了浇筑振捣难度和强度。对振捣要求更严,要求振捣应紧跟浇筑,不得有振捣间隙时间,虽然跟班监督,但还是由于经验不足,在振捣班组换班换人时,监督不到位,出现浇筑与振捣不同步,在暗梁位置图8浇筑后X光室内部处,混凝土外表面出现长宽约1.5m×0.2m,最深约0.03m的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后对表面进行凿除,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修补;以后若有类似工程,振捣人员必须随浇随捣,加强振捣管理;对振动棒的插棒间距、深度,插棒时间间隔做出严格要求,确保不出现同类问题;

(5)浇筑过程中,应同商品混凝土厂和班组统一思想,控制好坍落度,因混凝土稠度大,外观粘稠,但以坍落度控制为主,不能只看外观,不得随意调整坍落度;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冬期施工,四周和室内生火炉加温,浇筑完成后,现浇面盖塑料布、保温棉三层,上用彩条布包裹保温,确保质量。通过浇筑后测温情况看,浇筑完成后的1~7d混凝土内最高温度均在55℃;从第8d开始降温,第8~14d最高温度均匀下降,14日最高温度为32℃,平均温度已低于25℃;与当初商混凝土厂设计配比预测温度相比,预测最高温度为36℃,高出19℃,这为以后采取相关降温措施提供了有力数据。

7结语

总之,在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重点环节,其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专业性,针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从而为整体的建筑施工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志涛.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168-168

[2]黄瑞生.浅谈某商住楼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

[3]张全.浅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