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RonTRonP现象意义再探讨

/ 1

室性早搏RonTRonP现象意义再探讨

李云霞

李云霞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功能室454001)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49-02

为进一步探讨室性早搏(室早)RonTRonP现象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我院住院和门诊随访患者常规心电图、心电监护及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有RonTRonP现象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3例中,RonT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16—75岁(平均50.2);RonP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2—72(平均53.7)。疾病组(A组)37例,均经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及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明确;无明显疾病组(B组)16例,均以心悸症状就诊,无明确心脏病史,进行全身及心脏检查,除心电图室性早搏及3例有左心室高电压外,无其他疾病证据和心功能异常。

1.2方法:RonT现象是指室性早搏的R波落于其前一心室激动的T波之上,早搏指数小于1。RonP现象是指室性早搏的R波落在窦性P波之上或者窦性P波开始后立即出现室性早搏。对以易产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其他心律失常为基本心律者,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因不易于室性激动区别,不列入本文统计。

2.结果

见附表。

附表室性早搏RonTRonP观察结果

注*并发室速室颤后死亡**并发室颤死亡1例

33例RonT,22例(66.7%)发生于A组,11例(33.3%)发生于B组;20例RonP,15例(75.0%)发生于A组,5例(25.0%)发生于B组,以疾病组为常见。

二者诱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除1例发生于低钾血症RonT外,均发生于心血管疾病。A组中,总诱发率为29.7%,RonT为27.3%,无明显疾病的B组均为诱发快速心律失常。A组合B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全组住院期间死于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3例,其余随访半年到9年,死于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者5例。

3.讨论

长期以来,RonT和RonP现象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征兆,是最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在Lown分级中被定为最高级,5级。认为舒张早期RonT易发展为室颤和室速,而舒张晚期RonP引起室速更为多见,也可诱发室颤,并认为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近年来这种观念已受到质疑,认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早搏伴RonTRonP现象的临床意义是肯定的,而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临床意义并不大。